首页 江苏要闻 融媒产品 访谈 信息动态 推广
新华网 > > 正文

江苏如皋:让非遗“活下去、火出圈”

2023年02月08日 17:07:07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2月8日电(记者杨丁淼)“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非遗穿越历史时空,在现代生活中绽放异彩,不仅深受国内年轻人的热捧,也收获了众多海外粉丝。7日,在江苏省如皋市统一战线各界人士新春联谊会暨非遗文化海外推广活动上,20余个非遗精品项目精彩亮相。

如皋非遗精品展现场。(受访者供图)

  如皋拥有6000多年的成陆史和1600多年的建县史,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传承,赋予了城市最深厚的内涵,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如皋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9个,其中如皋盆景制作技艺、如皋丝毯织造技艺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省级非遗项目10个,各级传承人115名,其中省级以上传承人6名,各级传承基地和保护单位40个。

  郭氏风筝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受访者供图)

  “既要构思新奇、惟妙惟肖,更要富有寓意、饱含感情,才能动人心弦、独一无二。”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蔡氏面塑”传承人蔡晓霞在活动现场分享自己创作心得。蔡晓霞的祖父是位面塑艺人,能够使用灵巧的双手和精细的工具把一个个圆滚滚的面团捏成指尖上的精彩。受祖父的影响,蔡晓霞与面塑结缘。

  一“面”之缘,捏塑万千。精品展上,蔡晓霞带来了三件作品。一件作品叫《文会图》,灵感源于宋徽宗的同名画作,表达的是文人雅士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抚琴的场景,寓意当下复兴的传统茶文化。其余两件是敦煌壁画复原的作品。

  “非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印记,展示的是东方魅力。”蔡晓霞说,要让非遗“活下去”并且“火出圈”,就必须借助全新的传播方式,让精彩的展示、精湛的技艺、精美的产品更活、更潮、更火,培育更多海内外非遗“粉丝”。

蔡氏面塑《文会图》局部。(受访者供图)

  “非遗传承人是匠心独运的手艺人,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播的‘新’使者,是统战对象中的‘新’成员”。江苏省如皋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组织部部长朱莹滢在活动中表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智力密集、人才荟萃、联系广泛。

  如皋充分发挥优势,通过“统战+非遗”的独特串联,综合利用非遗精品展和网络直播、短视频、VR等新媒体手段,并邀请具有一定影响的7位侨界代表担任如皋非遗文化海外推广大使,借助他们的力量,加快促进非遗的传播、展示和交流,真正让非遗走出“深闺”,助推如皋非遗品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非遗文化是独树一帜的资源,是其他地区无法模仿、无法复制、无法超越的优势,也是如皋最具内涵的竞争力。”江苏如皋市委书记何益军表示,如皋将发挥统战优势,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为契机,深度挖掘非遗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创作出一批体现民族特色、具有较大影响和市场竞争力的文艺作品、创意产品,用非遗文化“软实力”助力区域发展“硬实力”,让“久居深闺”的非遗资源更加灵动迷人。(完)

【纠错】 [责任编辑: 邱麦 ]
新华网客户端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48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