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要闻 融媒产品 访谈 信息动态 推广

瑞兔呈祥·迎春纳福——山水画大家佘玉奇

2023年01月22日 09:14:11 来源: 新华网

  【艺术简介】

  佘玉奇,1964年10月生于江苏南通。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评委库专家,中国美协艺委会委员,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紫金书画院院长。江苏省第五届美协常务副秘书长,江苏省美协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江苏省专家库成员,江苏省文化基金获得者,江苏省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全军的书画展并获奖,作为国礼赠送外国政要,为我国著名的山水画家。

  春山如画在眼前

  冬之彼岸,春山如画……

  每一座山,都诗意的活着。每一条河流,都似乎在引吭高歌。高远的蓝天碧水间,山河壮丽,江山如画。一幅幅流淌着富有东方神韵的画卷,以生机蓬勃的时代气息,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这就是玉奇的山水画,从自然的笔墨间,彰显出深层次的精神魅力。一个钟情于山水的中国艺术家,能在自己孜孜不倦的苦行中,登上自己心目中那座高峰,并在群山绵延的中国画中,占有一席之地。真的可喜可贺。我们在此,以赞叹,以真诚的欣赏,向他表示祝贺。

《东风随春归》 2021年

  玉奇先生生于南方,他的画,不仅自带古人的诗意,且兼容着北方的雄浑。可见他追寻古今,博采众家之长,深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熏染。因此,我们可以自然而然的于他的画中,感受到他融会贯通的文人气息,浓淡淳厚的画风以及逐渐形成他对文化坚守的独有品格。

  玉奇先生的画里,有美好生活,也有人间故事。一直以来,看玉奇笔下的山水画,最大的感受可以“真善美”加以概括。所谓真,真带不急不燥,真在流云蒸腾,真于水流闻声,真如坦诚相见;何为善,善在上善若水,善遇草木皆翠,善得万物同欢;贵见美,美含恬静诗意,美有视通万里,美哉大好河山。画如此,玉奇为人亦如是。

  著名画家、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高云曾这样评价玉奇。他认为“玉奇先生定力十足,他沉得下去,静的下去,同时不为流行所迷失,不为速成所迷惑,他还敢直追宋元,宋元可是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因为这份执着,这份安静,这份追求,所以他的山水画给我们的感觉是深厚的、悠远的、沉静的、崇高和大气的,而这一点恰恰是宋元山水的精神,有这点不容易,由此他的山水画与当下流行的山水画拉开了距离”。

  玉奇的画,为什么如此之好?从另外一个视角,于他的画中可以观见,除了笔墨正源与一脉相承之外,还可见他对万物生命有其独特的感通。他笔墨间,不仅散发出大气、正气、雅气、灵气、豪气和底气,还流淌着摄人心魄的诗气。在构图上,无论壮阔或婉约,还是浓淡的呼吸间,总能洞见内外皆美 ,物我如一的境界。每一笔线条,都流畅着潇洒豁达的大美。玉奇之美,美的高级,是从不拖泥带水的纯粹之美。

  有很多人,都十分喜爱玉奇的山水画。究其缘由,我思来有二。一是中国人从骨子里,深爱着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偏爱书画,在博大精深的书画艺术海洋中,又分古今和中西。艺术的根脉,就像通达的江河湖海,各有风貌,紧密相连。其二大多数人,于内心深处,还是更热衷于东方山水画的迷人之韵,因为山水画作为中国画的代表 ,以其独有的文人气息和书卷气,早已深入人的灵魂,某种意义上,也是天地万物融汇于心的精神象征。

  我们喜于艺术,敬于天地。对艺术家的辛勤劳动,创造出的每一幅作品,都心存感激和敬畏。希望艺术的本身,不受世间任何世俗的浸染,不被纷繁复杂多变的外界所扰。如果说苦难是一种幸福,愿每个人都能在自己修行的征途中,遇见花开不败的春天。

  玉奇奉献于艺术,艺术也眷念于他。他也常跳出艺术,拥抱人间冷暖。他曾在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以一名艺术家的身份挺身而出,专门举办画展,将义卖的209万,全部捐献给江苏省慈善总会,用于基层抗疫防疫。他还多次给江苏省血液中心献画,给失独老人艺术中心献画,为慈善事业尽一己之力。这既展示了一个艺术家的大爱情怀,更体现了他高贵的品质和时代责任。

  不冠以艺术之名,不自居于高山之巅。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丰碑,也在呼唤被世人所真正热爱的大艺术家。玉奇先生,正在以这样的时代责任,践行着他执着的初心。他心有波澜壮阔,也有涓涓细流,却从不为点滴得失而迷失方向。不管任何时候,他都无怨无悔的爱着他脚下的土地。他的这份坚守,着实难能可贵。我们由衷的祝愿玉奇先生,于高山流水间,玉树临风,向更高远之极迈进。

  春山如画,秋水流长。共同祝福,我们的春天永在!(郑强斌 于2023年1月7日)

 

[编辑: 邱麦 ]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371129306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