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要闻 融媒产品 访谈 信息动态 推广

慎言:文艺创作要有个人艺术风格——以中国书画艺术为例

2023年01月18日 14:26:16 来源: 江苏文艺评论

  在文艺界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观点:文艺创作一定要有个人艺术风格,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要和古人、今人拉开距离等等。这种观点从表面上看接近完美,似乎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但仔细想想,这是一个欠深思的想法,也是一个“皇帝的新装”。暂且不说艺术的继承是一个多么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即便在整个艺术史上真正能形成自我风格的又有几人?当然,我这里所说的风格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是指每个人都有自己个性,即便是一天没有学过书画的“涂鸦”也各自不同,因为世上连树叶都没有两片相同的;而狭义的风格是指经过长期、艰苦的继承,掌握了相当的艺术语言、形式之后,在前人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自我风格,我们这里所说的风格显然是指后者。

【宋】苏东坡行书

  那么,这种观点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认为主要是受到百年来近现代思想的影响,其中受现代科学精神和进化论思想影响最大。现代科学思想起源于古希腊,发端于文艺复兴之后,是柏拉图理念论与通过实验找到因果关系的逻辑形式;进化论思想则认为一切都是进化的,世界是进化而来的,是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结果,新的代表进步、代表先进,反则就是退步、落后等等,这两种思想推动了近现代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提升和启迪了我们摆脱认知上的局限和愚昧。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一切都需要创新,强调个性和具有创造力就成为必然。正如钱学森所言: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其实,文化的发展是极为丰富而复杂的,艺术特别是中国几千年的艺术,不是近现代思想土壤的产物,也不是在科学思想和进化论的规律下运行的。科学精神、进化论的思想在近代几百年的人类发展进程中,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只要是科学的就是好的,就是毋容置疑的,只要是新的就是进步的、先进的。其实文化、科学、艺术的精神实质、内涵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它包括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所有物质和精神的总和。科学是一种理念逻辑系统,其唯一源头是古希腊。而艺术特别是中国传统艺术是一种审美活动,是一种直觉的非理性、非逻辑系统,东西方艺术是在各自不同的文化中逐步产生的,她们自我发展、各成体系、各具特色,是不可一概而论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说要慎言“文艺创作要有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呢?因为要形成个人风格是非常难的,绝大多数人穷毕生之力能很好地继承都属不易,更不要说形成被认可的个人艺术风格了,所以草率而简单地强调文艺创作,要有个人艺术风格谈何容易?如果将这样的观点普遍化、简单化更是不慎之言,会产生诸多的混乱。

【宋】黄庭坚行书

  主要理由有三点,以中国书画艺术为例:

  一是文化的特性决定了艺术的特质。中国书画艺术是几千年中华文化所孕育的结果,有什么样的文化就形成什么样的艺术。一种文化一旦形成,它便具有自我保护功能,会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演变、衰退。当前书画界所遇到的诸多问题,其中很大部分是文化差异造成的,目前我们满脑子“夹生”的现代意识,所用的手段、材料和方法等也都是现代的,但面对的书画又是传统的。例如在目前书画展赛中出现的“千人一面”的现象,则是因为“千面”,即个人风格,在传统的审美标准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又迫使我们在评判上遵循传统标准,而现代标准又没有形成,所以出现“千人一面”的同质化现象就成为必然。其实归根结底是传统和现代的冲突没有解决,更何况传统的书画能不能适应这种现代的展陈形式和方式,还值得探究和深思。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在文化的交流中,不相容、不相合的部分,往往是文化最有价值的部分,最能给我们带来思考的部分,有时不但不需要改变甚至要拉大这种相异性,才更有文化发展的长远眼光。

  二是这种观点轻易地提出并普遍的实践,一定会带来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的现状。因为风格一定是长期自然形成的结果,否则便一定会是在形式和表面上做文章。形式是可以在短时间里被制作出来的,而真正的风格是作品精神和形式的高度统一,是长期积淀的结果。从东西方文化的比较来看,外在的形式更多表现为物理性,而内在的精神修养却表现出文化性。现代的科学思想是以数理逻辑为基础,以物理学为主体,从而带动其它领域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近代以来的社会发展是建立在两大物理学基础之上的,一个是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另一个是爱因斯坦的相对时空论,当前物理学将进入以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为主要奠基人的量子力学,这三种理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宇宙和世界的传统看法。这些物理学的成就是引领、推进人类发展最主要的力量,也代表着科学精神的核心。这种科学精神不仅影响了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深深地影响了近现代西方绘画的发展,不管是文艺复兴之后的印象派、立体派,还是以康定斯基为代表的抽象艺术,都表现出强烈的科学性,即便是后现代绘画高举“反科学”大旗,其基础还是科学思维。这和中国绘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方式,其解剖、透视、比例、色彩、光影、构成、明暗等西方艺术的基本概念,在中国的绘画中几乎难以寻觅,即便有也具有本质的差异。所以,在中国书画艺术创作上过于强调个性和创新,是没有考虑到东西方艺术的差异,这也是近40年来书画界出现诸多乱象、恶搞、浅薄现象的思想根源,导致了手段的极端、形式的夸张、视觉的冲击和方式的怪诞等必然后果。

【宋】米芾行书

  三是抹平了东西方艺术的差异。我们说,中国传统文化有天下观没有世界观。在天下观的视野下我们的文化精神极为丰富、各具特色、各有分工,如儒、释、道以及禅宗、理学、心学等,然而,在世界观的视野下,中华文化就是一个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文化形态。儒家文化是农耕文化的核心,其精神实质是“德”,是典型的向内追求的一种文化类型。而西方文化是以工商业文化为基础的理念论“智”的文化,具有很强的科学、创新和进化思想,因此,强调个性的形成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是跟着现代文化走了,如果我们的书画也顺此道而行,就抹平了东西方文化和艺术的本质差异。

  值得庆幸的是,在文化观上,我们比古人多了一维观照世界的角度。没有哪个时代像我们当下这样深浸于现代思想文化至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又何尝不是历史对我们的垂青。因为不管你对一种文化研究有多广、研究成就有多大、思想有多深,唯有对立面的出现,彼此才更加清晰。用西方的美学思想看西方,科学与艺术有别,用中国艺术精神看西方,西方全是科学;用中国眼光看中国科技和艺术有别,用西方的眼光看中国文化全是艺术。因此,梁漱溟有句名言:“西方的一切都是科学的,中国的一切都是艺术的。”我们强调的东西方文化艺术之别,不是保守主义更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因为正确地判断不是“情景判断”,不要以当下的生存状态去判断,而是更大尺度的判断,即从世界观、宇宙观、历史观,从东西方之别、文化的丰富性去看,——总之从文化生存的底层逻辑去判断。只有这样才能看出保持东西方各自文化特质是多么的重要,而过分强调个人风格则不是中国艺术精神的核心,而是与现代科学思想接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浅薄和短视之见。

【宋】蔡襄行书

  托尔斯泰说:多么伟大的作家,也不过是在书写他个人的片面而已。其实,大到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也是如此,这是世界的无限和人类认知局限的永恒性,也是社会发展的无穷动力的源泉。中国重德文化下的艺术精神,具有内敛的向内性、不追求外在形式的风格,会造成两种倾向,一是厚重博大,一是保守后退。例如中国的书画艺术,其笔墨是最为重要的因素,而这种笔墨和戏曲的程式一样看似变化不大,其实她是在改变人而不是改变艺术的外在形式,是要求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从而带动作品外在样式的变化。作品的外在形式是人的文化个性决定的,艺术之间的差异、高下是人的差异和境界的高下,而人的高下是内在文化的高下。艺术其实是没有古今之别的,其实质是文化之别。因此,中国艺术最后走向了文人艺术,而文人艺术的核心是改变人的精神,其思想之源取之于心性之学,而心的艺术是不会过分强调外在形式的多变。

  在以上思想文化的背景下,在这样的艺术实践下,以现代思想指引我们的书画艺术创作,必然走向浅薄、浮躁、急功近利、快餐式,因为,水土不服是必然的。当然,并不是说东西方就不能融合,只是这种融合不是在浅层次上,更不是外在的“物理融合”。更何况传统书画艺术本身,并不是没有自己创新、发展的空间,她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在发展、演化、创新,只是被社会的动荡所隔断没有形成主流。更为重要的是,其融合的必要性值得探究,因为世界是越来越丰富好,还是走向趋同好,这是不刊之论。

  保持中国文化的向内性特点,不仅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中国文化发扬光大的需要,更是世界文化多元发展的本质特征。中国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她的向内性文化精神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好似被压缩成一个芯片,在看似很小的外在形式下,蕴藏了极为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使她变得极为厚重、博大而深沉,它的一个笔画、一段唱腔和一张册页都有其审美价值和独立的存在意义,这是东西方艺术最大的差异之一。我们不是孤芳自赏,这是我们文化的基本特征,如果消解了甚至失去了这个核心精神,那么这种艺术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何在?(图片来源于网络)(衡正安)

  学术简历:

  第十一届全国文代会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委宣传部首批紫金文化艺术英才。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言恭达文化基金会秘书长。一级美术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全国)高等书法教育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文艺评论、书法理论研究和书法创作。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150余篇。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九届中国文艺评论奖,第二届江苏文艺评论奖,首届江苏紫金文艺评论奖等。

 

[编辑: 邱麦 ]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3711292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