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突破DNA存储技术瓶颈
助力产业融合发展

新华网江苏 江苏要闻 专题 政务 民生 市县 体育 无人机 价格观察 财经 旅游 教育 房产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生命科学、医疗健康等领域呈现发展新态势。DNA数据存储是用生物技术来解决信息技术卡脖子问题的颠覆性创新技术,具有数据保存年限长、消耗能量低、存储密度高的优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颀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实现DNA存储技术产业化的核心在于打破读写限制,以技术突破助推生命科技普惠和产业融合发展。
精彩观点
1
欧阳颀

DNA存储技术的突破需要迈过“读的速度”和“写的成本”两个“坎”

DNA存储技术的突破需要迈过“读的速度”和“写的成本”两个“坎”
2018年,我开始介入DNA存储方向的研究,钻研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交叉领域能否出现新的技术模式。我们现在很难说,DNA存储究竟是生物技术对信息技术的革新,还是信息技术对生物技术的开拓,透过基于DNA的分子信息系统,我们得以更精确、更即时地窥探生命的底层逻辑,甚至操控微观生物世界。
DNA存储技术需要完成编码、合成、储存、测序、解码等操作流程。其中,推动DNA存储实现产业化的关键,在于迈过“读的速度”和“写的成本”这两个“坎”。如果DNA存储技术在这两个“坎”上发生革命性变化,那么这一技术或将有助于解决大数据存储的瓶颈问题,助力大数据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1
欧阳颀

DNA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字产业化提供支撑平台

DNA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字产业化提供支撑平台
实际上,我们深入研究DNA存储技术,旨在为其提供产业化平台和手段,它的应用场景可能远超想象。类比来说,通信网络技术经历了从3G到4G再到5G的创新与变革,主要是为了解决通信速度的问题。而在通信技术实现跨越式突破和发展的基础上,衍生的应用场景、商业模式以及社会形态的诸多巨变,这是科学家们在科研过程中难以预测的。
国内DNA存储技术的研究起步稍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这其中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和政策扶持。“集中精力办大事”,这是中国特色。面对“卡脖子”难题,中国原创技术能够实现突围,得益于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有助于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认为,对于DNA存储技术的研究,是为信息技术和生命健康产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手段。至于这一手段如何运用,则需要行业中的企业家和发明家集思广益,挖掘好、利用好新技术的潜力,并进行应用和衍生,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欧阳颀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副主任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