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要闻 融媒产品 访谈 信息动态 推广
新华网 > > 正文

点亮荧荧烛火 中外人士共祈和平

2022年12月14日 12:19:17 来源: 新华网

  12月13日晚,在《南京记忆》的小号声中,“烛光祭·国际和平集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中外人士穿着素服,手秉白烛,学生们点亮“85”造型的蜡烛,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致哀,祈愿世界永久和平。

  烛光祭现场

  参加本次集会活动的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代表、南京市教师与医护代表、紫金草艺术团童声合唱团、紫金草志愿者代表、宗教人士代表、基层党员、海外华人华侨代表等。

  参加“烛光祭”的医护代表

  很多身在海外的国际友人和嘉宾也在线参加了活动。日本神户南京心连心会代表宫内阳子、国际友人约翰·马吉的孙子克里斯·马吉、曾救护难民的鼓楼医院外科医生理查德·布莱迪的曾孙女梅根·布莱迪、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先后现身现场大屏,表达和平愿景。

  约翰·马吉之孙克里斯·马吉说,正是所有留在南京的勇敢人士的人道主义精神,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他呼吁,“为了纪念那些逝去的人,即使现在,人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勇敢地伸出援手。”

  张盈盈说:“1997年,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60周年。我的女儿张纯如发表了她的著作。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5周年,我们在海外参与民间组织‘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悼念活动,希望用我们的一份力量,教育下一代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的外孙李帆超说,南京大屠杀期间,年仅9岁的外公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父母和四个弟弟丧生在日军屠刀下,他的母亲临死前挣扎着给小弟弟喂最后一口奶。“南京大屠杀惨案已经过去85年,像我外公这样的幸存者都已至耄耋之年。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必须时刻铭记这段惨痛的历史,让历史的记忆延续下去。”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的外孙李帆超上台发言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说,一次庄严的纪念,就是一次记忆的唤醒。“今夜,我们手捧烛光,点燃的不仅仅是心中的温暖,更是守护历史真相、捍卫正义和平的精神炬火,照亮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人间正道。”

  随后,紫金草艺术团童声合唱团30位孩童手捧蜡烛,合唱《南京难民合唱曲》。之后,两名紫金草女孩走到台前,向地面播撒紫金草种子。地面上瞬间幻化出逐渐生长绽放的花朵,一朵朵花最终汇聚成漫山遍野的紫金草花海,象征着和平的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代代传承。最后,紫金草花海与地面的烛光一道组成一个巨大的“平”字,向世界传递南京人民爱好和平的心声。

  在场外,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市第十二中学、中山码头丛葬地、北极阁丛葬地、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及遇难同胞纪念碑等地,学生和市民们同步进行烛光祭,并通过大屏连线的方式,共同缅怀逝者。

  数以万计来自世界各地的网友通过H5同步点亮烛光,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致哀,向所有惨遭战争侵害的人们致哀,共同祈愿世界和平。(报道员:王正一 徐红霞)

【纠错】 [责任编辑: 崔雯雯 ]
新华网客户端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271129206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