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盐城东台市人民医院成功完成首例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这枚起搏器是世界上较小的Micra无导线起搏器,犹如“胶囊”,重量只有1.75克。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在心脏起搏器治疗方面,从有导线起搏器进入到无导线起搏器的“无线微创”时代。
此次实施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的是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并伴反复窦性停搏和心源性昏厥的94岁刘老爹。他的动态心电图提示为房颤伴长间歇。根据病情,刘老爹需要安装起搏器预防晕厥及心脏猝死。考虑到刘老爹高龄、较瘦、抵抗力差,若采取传统起搏器植入术,需要切开胸部皮肤,在胸部植入起搏器,手术创伤大,伤口愈合慢,感染风险相对较高,且术后恢复慢;患者也对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抱有恐惧心理。
该院主任医师姚成俊详细分析刘老爹病情,且充分考虑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后,为刘老爹量身定制了缜密的手术方案,决定采用全球较为先进的Micra无导线起搏器手术,直接将起搏器植入在刘老爹的心腔内。手术当天,南京鼓楼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徐伟现场指导,该院医生姚成俊、徐时平、孙涛及放射介入科共同配合,刘老爹在局部麻醉下通过股静脉途径,成功将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到心腔内部。整个手术耗时30分钟,和传统手术相比,时间缩短了一半,减少了术中出血。刘老爹术后反应良好,次日即能恢复正常活动。
据姚成俊介绍,Micra无导线起搏器被媒体誉为“全球体积最小的心脏起搏器”,体积仅有维生素胶囊大小,也称“胶囊起搏器”,预计使用寿命为12.8年。其拥有强大的电池续航能力,配合兼容1.5T/3.0T全身核磁共振扫描检查等创新功能。通过皮肤穿刺的方法植入心脏内发挥作用,体表看不到起搏器和手术痕迹,可以减少起搏器手术部位感染、囊袋血肿,以及相关的心内膜炎、败血症的风险。术后无伤疤、无切口,植入后几乎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上肢活动完全不受限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周武 杨雨兰 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