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要闻 融媒产品 访谈 信息动态 推广

徐州云龙区一名“90后”社区书记的“消防情怀”

2022年11月21日 17:22:53 来源: 云龙区汉风街道

  日前,应急管理部在北京召开第六届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江苏5个集体、7名个人获此殊荣,徐州市云龙区汉风街道昆仑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袁龙旭位列其中。

  从事社区消防安全工作6年来,袁龙旭同志一直热心并投身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社区里出了名的对待群众“好脾气”,对待消防安全“倔脾气”,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社区消防参谋”。

  袁龙旭经常说,社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单元,社区消防安全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着社区居民的幸福。为了及时掌握社区消防安全情况,袁龙旭几乎每天行走在社区的大街小巷、单元楼前和各个楼道里,发现消防安全隐患及时整治;遇有堵塞消防通道及时清理;随时随地宣传防火防盗的安全常识……从普通的社区工作人员到社区副书记,再到如今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的6年间,袁龙旭所在的昆仑社区安全生产风险逐年降低,居民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多年来,昆仑社区未发生过重大火灾事故。

  以学促干,走在消防平安社区前列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消防工作,更是如此。不管是消防平安社区创建、消防通道专项治理还是电动车消防安全专项行动,袁龙旭都能够将各项专项行动的“精髓”吃透摸准。

  这得益于他强大的学习能力,上级下发的各类安全生产通知以及地方落实开展的各项工作,袁龙旭都从上自下认真钻研。不仅如此,他还私下学习很多防火相关的知识,时常向辖区消防大队的消防监督员咨询,还邀请专业人士上门进行培训、指导。袁龙旭认为,消防安全是很专业的领域,作为社区工作者,只有自己把消防安全各项专项行动琢磨透彻,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做好。

  为提高基层消防工作信息化水平,袁龙旭所在社区率先学习使用了“云龙社区消防”APP,随后他主动当起了培训老师,开展培训、宣传活动8次,累计参与人数400余人,让每个居民都有一双“黄金眼”,让消防安全隐患无所遁形。日常工作中,他积极引导广大居民利用一键拍照上传功能,通过APP上报消防安全隐患至云龙区应急指挥管理平台,目前已收集各类消防安全隐患300余条,打通小区消防安全投诉受理渠道,形成“一网统筹,群众共治”的工作格局。

  昆仑社区有一家小型便利店曾是一家典型的“三合一”场所,店主不仅贪图便宜选择易燃材料进行装修,一家人还全部都住在里面,便利店的后面还有一间厨房,消防安全隐患相当大。当网格员将这一情况反映给袁龙旭后,袁龙旭随即到这家便利店了解情况。在和店主一番沟通后,袁龙旭了解到,店主认为要求便利店整改是“故意难为他”。为了打消店主的顾虑,袁龙旭用专业知识耐心地将“三合一”场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以及近期发生的“三合一”场所火灾事故案例对店主进行剖析,店主了解到火灾事故的悲剧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良苦用心后后悔不已,随即配合社区进行整改,及时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正是平时学习积累,袁龙旭在工作中才能够将消防知识运用得淋漓尽致,如同消防监督员向居民、店主开展消防宣传,发现并指出消防安全隐患,指导隐患整改,他俨然就是“半个消防参谋”。

  勇于创新,推进消防平安社区创建

  昆仑社区人口基数大、商业业态丰富,消防安全隐患也比较多。为进一步夯实社区火灾防控基础,袁龙旭以基层党建引领消防平安社区建设,通过构建“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消防楼长”三级组织体系,将社区划分为5个“党建+消防”网格,在每个网格上同步建立党组织,共推选了18名党员中心户作为消防楼长,建立了网格化消防管理机制,消防楼长负责网格内的消防宣传、隐患排查、信息上报,同时每个网格中安排一名专职网格员协助消防楼长,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今年以来,在袁龙旭的积极推动和社区的共同努力下,打造了全市首家社区消防所并实体化运行,成立了社区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微型消防站组织机构,制订了消防安全工作方案,社区消防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并设置消防安全VR体验区、消防图书角、消防打卡处,建成以来累计受教育群众超过3000余人次。聚焦消防平安社区创建的根本,袁龙旭探索形成了全民消防“12345”工作法,即健全一个组织、畅通两个通道、规范三个管理、建立四个队伍、提升五个能力,推动了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业主等落实消防安全职责,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提升小区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小区建筑消防设施完好率从创建前的56%提高到86%,新建、完善微型消防站6处,新安装智能充电装置16套,6个小区增设66个电动车电梯阻断装置,安装施划消防车和登高扑救场地70处,有效防患于未然。

  在袁龙旭的牵头下,昆仑社区与大龙湖旅游度假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开展“全民消防、平安至上”社区治理服务项目,发动广大居民主动参与全民消防活动,通过开展“全民参与式”排查火灾隐患专项行动11次,共排查消除火灾隐患160余处,劝导居民规范停放电动车和搬离楼道堆积物350余次,让火灾隐患无处藏身,居民成了消防隐患的信息员、排查员,练就了火眼金睛。

  在消防车通道专项整治工作中,袁龙旭在社区创新实施了红、黄、蓝三色管理方法。对于社区工作人员和小区物业发现有违法占用消防车通道的行为,会及时下发绿色告知书,并由物业通知车主及时将车移走;对拒不移走、或是同一车辆两次发出绿色告知的,将报请辖区派出所向违法人员下发黄色告知书;如果发生隐患突出、久拖不改、拒不整改等情况,由区消防救援大队向违法人员发出红色《违规占用消防车道警示告知书》,拍摄违法车主车牌信息进行曝光,并由辖区消防救援大队对消防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

  同时,在袁龙旭的带领下,昆仑社区还实行“月闭环”的安全管理机制,按照街道分级分类管控的要求,每月对辖区单位、商户至少进行一次检查,集中研判分析动态对商户进行等级划分;对各网格存在的安全隐患每月进行一次专项联合治理;每月对辖区商户进行实时增减、动态管理,促使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有据可循,消防安全数据一目了然,日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

  聚焦根本,筑牢消防平安社区基础

  袁龙旭深知,善于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充分激发群众关注消防、支持消防、参与消防的热情,全民消防理念才会深入人心,基层社区消防事业才能更富有生命力和活力。按照“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的标准,袁龙旭在社区积极倡导建立一支“蓝助手”志愿服务队。在人员配置方面,“蓝助手”志愿服务队由社区网格员、社区民警、微型消防站人员、物业工作人员、党群志愿者组成,目前共有36名兼职消防安全员,均接受了消防事故处置培训和常规业务训练。袁龙旭和“蓝助手”们对辖区街巷和商铺每周开展一次巡逻,检查消防安全设施,做好安全巡查工作。通过一年2次开展消防演习,定期开展逃生、安全宣传等活动,带动辖区居民学习消防知识,提升自我消防安全意识。

  为了提高“蓝助手”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袁龙旭主动对接辖区消防救援大队、物业公司、应急社会组织等,定期组织队员开展培训、演练,确保社区微型消防站队员熟悉消防设施位置、疏散通道和出口、社区内建筑布局等,掌握疏散人员、扑救初期火灾、操作消防器材等技能,为社区消防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充分调动“蓝助手”积极性,袁龙旭创新实施了消防志愿服务“积分制”,对每次活动赋予相应分值,每次的积分都记录在每个消防志愿者的积分手册上,涉及服务时间、服务时数、服务内容及服务对象等,积分采取“一分一元”的模式可兑换礼物,让“小积分”兑出“大安全”,使“单向付出”变为“双向循环”,促进蓝助手消防志愿服务长效化、持久化开展。

  袁龙旭将消防安全融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基层社会治理和基层党建等工作,辖区内设置消防主题宣传栏、电子显示屏30余处,制作3万份消防安全主题《核酸采样凭证》,建成消防安全固定宣传点5个,招募消防志愿者300余名,组织开展“七彩云先锋”党员常态化消防安全主题宣传活动6次,社区消防安全氛围浓厚。袁龙旭带领辖区6个小区全部参与消防安全平安小区创建工作,新增消防主题公园1处,社区消防安全体验点1处,完善微型消防站8处,积极构建消防主题街区1个,并积极申请“全国应急减灾综合示范社区”。

  扎根社区6年来,袁龙旭诠释了一名“90后”社区书记的“消防情怀”,细致入微的工作,让袁龙旭逐渐成为社区居民的“贴心人”,同事眼中的“负责人”,切实预防和减少了居民住宅火灾事故的发生,实现了社区消防工作有人管、消防安全隐患有人治、社区火灾有人救、群众消防安全诉求有人解。先后荣获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干部、 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江苏省苏北计划优秀志愿者、徐州市青年岗位能手、徐州市最美平安志愿者、徐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王雪)

[编辑: 王玥 ]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37112914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