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天目湖荣获中国生态文明奖
原标题:溧阳天目湖荣获中国生态文明奖 让绿水青山更好造福于民
芦苇摇曳、鸟鸣啾啾,在溧阳市社渚镇洑家村和安徽省郎溪县凌笪镇下吴村交界处,梯级湿地错落有致,流域共治近在眼前,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这是当地系统谋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源头治理保护天目湖生态环境的最新实践。
由生态环境部指导、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主办的第十届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19日在江西南昌举行,溧阳市天目湖镇荣获“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奖”。作为本届江苏唯一获奖集体,这既是对溧阳坚持不懈擦亮天目湖生态名片的褒奖,也是对美丽江苏建设新成效的充分肯定。
天目湖从无到有,正是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的生动写照。60多年前,溧阳开启治山治水历程,筑坝修渠,兴利除害,鏖战数载建沙河水库、大溪水库。30多年前,以沙河水库和大溪水库为主体的天目湖风景旅游区启航,养在深闺的“江南明珠”很快远近闻名,成为人们追寻的“诗和远方”。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溧阳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赋予天目湖持久美誉度和吸引力。进入新时代,拥有300平方公里生态保护区的天目湖,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保护一湖清水、造福人民群众。
——携手上下游,联动左右岸。
洙漕河位于大溪水库上游,发源于苏皖交界处,沿岸曾有大量青虾养殖基地。一段时间来,养虾尾水经洙漕河流入大溪水库,天目湖水质迅速恶化。
源头治理才能标本兼治。经过科学论证、友好协商,溧阳探索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新模式——由天目湖水源地保护公司流转社渚镇洑家村800多亩、凌笪镇下吴村2880亩青虾养殖基地,退养青虾,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同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制度,既压紧压实法定职责,又调动上下游共抓大保护的积极性。
在此基础上,溧阳统筹实施洙漕河流域综合治理,通过建设滚水坝、拓宽河道、整理水系、恢复植被等,建立涵盖上下游、左右岸的生态安全缓冲区,增强流域自净能力。
中田河是沙河水库入湖河流之一,发源于安徽省广德市邱村镇庙西村。自建立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生态补偿机制以来,溧阳与广德联合执法,加大对省界“插花地带”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成效明显。
——强化制度约束,科技创新赋能。
《常州市天目湖保护条例》是常州市具备地方立法权后,制定实施的首部地方性法律法规,天目湖成为江苏首个立法保护的县级饮用水源地。自《条例》实施以来,已查处一批破坏水资源的案件。制度长出“牙齿”,为天目湖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指导下,天目湖流域生态观测研究站建成运行,实时提供52个监测点位数据。随着江苏首个水源地水质目标管理平台投运,全方位指导流域治理和生态修复。
保护好天目湖,是溧阳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对建设美丽江苏、美丽长三角具有重大意义。溧阳加大资源统筹力度,对全市新出让商住用地,按土地出让总价的5%提取天目湖水源地保护专项资金。天目湖建成生态缓冲区3.3万亩,包括湖口、库塘、河流和沼泽湿地等多种类型,水库水质常年稳定在Ⅱ类以上。
——畅通转化路径,推进共同富裕。
秋日的“石塘37号”民宿,群山环抱、层林尽染,人与自然亲近相融,建筑与山水相映成趣。年轻海归徐岩扎根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好山水、好生态,既是“无价之宝”,也是“有价之宝”。溧阳畅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一体推进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发展,不断演绎“小水库”蝶变升级“大景区”、“小茶叶”孕育壮大“大茶业”、“小农路”拓宽增收“大路径”、“小田园”实现空间“大增值”的新故事。目前,天目湖白茶种植面积近5万亩,拥有茶叶生产经营主体300余家,年产值15亿元。方所文化村等一批高端文旅项目接连落户,让平凡的山水展现不平凡的价值。
在溧阳带动下,凌笪镇下吴村向茶叶种植转型。在种植大户吴定义的家庭农场,茶树布满山丘。“溧阳‘一号公路’串起下吴村,大家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吴定义高兴地说,“自家茶叶种植面积200多亩,日子越过越好。”
当前,常州持续放大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全力打造长三角生态中轴。“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溧阳市委书记叶明华表示,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传承好守护绿水青山的“接力棒”,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厚植生态本底、发展生态经济、转化生态价值,更好造福于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更大贡献。(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