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要闻 融媒产品 访谈 信息动态 推广

“新时代:传统文化与民族复兴”论坛在苏州太湖书院举行

2022年11月16日 16:03:45 来源: 太湖书院

  近日,由苏州太湖书院、苏州太湖智库共同主办,国际易学联合会现代易学专委会、北京张其成中医发展基金会、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办的“太湖书院大讲堂——新时代:传统文化与民族复兴”论坛在苏州太湖书院举行。有关领导与1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苏州太湖书院和江苏乾宝集团负责人等300余人出席了本次学术活动。

  开幕式上,太湖书院理事长王跃程首先致欢迎辞,他回顾了创办太湖书院十年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太湖书院在基层党建、藏书创刊、学术研究、建言献策、科普教育、公益事业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王跃程表示,太湖书院将为传承与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打造新时代苏州的书院文化建设新高地,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太湖书院院长张其成教授宣读了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连珍的贺信,对太湖书院成立十周年表示祝贺的同时,充分肯定了太湖书院取得的成绩,并提出太湖书院今后的发展要更进一步,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

  本次学术论坛分为四场,共有16位专家学者作了高质量的学术报告。太湖书院理事长王跃程、苏州科技大学副校长温波、苏州大学钱振明教授等分别担当学术报告的主持人,苏州大学任平教授、中国社科院孙晶研究员、山东大学李平生教授、苏州大学马亚中教授分别担当评议人。与会专家围绕“新时代:传统文化与民族复兴”主题,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易学文化、儒学文化、美德伦理等多个学科视域,就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如何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等重大理论问题,展开了广泛而又深入的学术研讨,专家学者各自分享了他们最新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

  江苏师范大学原校长、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任平教授在《论建构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梳理原则》的主旨报告中,提出在“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要用中国精神、中国话语重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形态,在方法论的自觉意义上,以“大历史观”融贯历史性梳理原则,即历史地、整体地继承传统文化的根脉和思想资源。

  太湖书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张其成教授在《中华文化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的主旨报告中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只有找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才能真正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他专家在论坛上分别作了学术交流,江苏省儒学学会会长、南京大学哲学系李承贵教授阐述了儒家“生生”理念的六个要义及其启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李平生教授认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苏州市唐文治国学研究会会长、苏州大学文学院马亚中教授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发展与光大;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王伟林教授阐述了苏州书法在新时代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经典的传承中融入时代精神,促进吴门书道不断迸发新的活力;江苏省政协常委、民进江苏省委副主委、民进苏州市委主委、苏州大学敬文书院院长钱振明教授认为,必须坚持“双创”原则,与人类文明发展新趋势,推进新时代中国书院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在闭幕式上,张其成教授对本次研讨会取得的学术交流成果进行了点评,对每位专家的创新亮点给予了高度评价。张其成认为,本次“太湖书院大讲堂——新时代:传统文化与民族复兴”的主题研讨获得了广泛的共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只有坚持“两创”、“两结合”,才能找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才能真正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而为太湖书院开启新的十年,放飞“百年书院”文化梦想,打造新时代书院文化建设新高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定信心与力量。(邹玉芬)

  

[编辑: 沙芳如 ]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3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