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清晨,红彤彤的朝阳从黄海边徐徐升起,笼罩在轻纱般薄雾中的湿地醒来了。成群的丹顶鹤、灰鹤、东方白鹳等排成各自独特的队形,在美丽的家园自由飞翔。
这里是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数百万候鸟迁徙途中的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2019年7月5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保护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为保护湿地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保护区的科研团队发扬优良传统,默默无闻,扎根湿地。他们开展鸟类动态监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湿地生态系统监测等,形成一套“资源-环境-地质地貌”基础监测体系;推进越冬地丹顶鹤人工繁育工作,近五年丹顶鹤人工繁育数量连续取得新高,2022年繁殖丹顶鹤数量达42只,逐步实现在越冬地建立丹顶鹤不迁徙种群的目标。
“这些动物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我们要全心全意保护好它们。”一名科研工作者的话语道出所有湿地守护人的共同心声。
保护区管理处党组书记王甫同表示,下一步将加强湿地原真性和完整性的保护,坚持基于自然的修复方案,不断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全力打造黄海湿地治理典范,提供湿地保护的盐城样本,更加彰显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生态魅力、发展活力。
记者:季春鹏、杨磊
报道员:姜尚均、关智文
这是保护区日出时分景象(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保护区科研人员李征浩和赵永强驱车前往目的地,开展鸟类多样性调查和监测(11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保护区科研人员李征浩(下)和赵永强前往目的地,开展鸟类多样性调查和监测(11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保护区科研人员李征浩和赵永强(下)在开展鸟类多样性调查和监测(11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保护区科研人员赵永强(左)、李征浩在湿地调查(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保护区科研人员赵永强(左)、李征浩在湿地调查(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保护区科研人员李征浩(右)和赵永强在开展鸟类多样性调查和监测(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保护区驯养员姜官宏对人工繁育的丹顶鹤进行野化放飞训练(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保护区驯养员姜官宏对人工繁育的丹顶鹤进行野化放飞训练(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保护区驯养员姜官宏(右)、蔡新杰与人工繁育的丹顶鹤互动(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保护区驯养员与人工繁育的丹顶鹤互动(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保护区驯养员姜官宏(右)和蔡新杰与人工繁育的丹顶鹤互动(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保护区驯养员与人工繁育的丹顶鹤互动(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保护区驯养员姜官宏将放飞结束的人工繁育的丹顶鹤带进鹤舍(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保护区驯养员蔡新杰给人工繁育的丹顶鹤喂食(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保护区科研人员陈卫华(右)和李洪磊通过卫星追踪器监测救护后放飞自然的东方白鹳活动以及迁移路线(1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保护区科研人员李征浩(左)和赵永强在开展鸟类多样性调查和监测(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保护区科研人员赵永强在开展鸟类多样性调查和监测(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保护区驯养员姜官宏(右)和蔡新杰与人工繁育的丹顶鹤互动(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保护区驯养员与人工繁育的丹顶鹤互动(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