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科技之城奏响开放新乐章
从6月的厦门行,到8月的东莞行,再到11月的苏州行,今年四川绵阳通过3次“走出去”,收获亮眼成绩单:不仅签下总金额达929.13亿元的75个大单,还让500余种“绵阳造”圈粉无数,更让一大批投资人感受到了“科技之城”的魅力。
今年以来,绵阳在“开放活市”统领下,蹄疾步稳“走出去”,先后赴厦门、东莞和苏州,开展城市形象推广、产业项目推介、特色产品推销“三推”活动。这座以“科技之城”闻名的城市,通过一次次深化合作之旅,奏响开放新乐章。
中国(绵阳)科技城苏州推介会现场。
以开放展示实力
敞开合作共赢的大门,绵阳借系列“走出去”活动递出四张鲜明的“名片”。
绵阳是科技之城,科技实力雄厚,人才近悦远来。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已拥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两院”院士30名、占四川近一半。
绵阳是产业之城,重点产业蓬勃发展,“绵阳品牌、中国品质”深入人心。国之重器“绵阳造”身影屡屡出现;“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大力实施,“三品”工程实施如火如荼。
绵阳是开放之城,敞开怀抱拥抱世界,奏响合作共赢乐章。高速路网四通八达,机场旅客吞吐量跻身全国50强;持续开展“城市形象推广、产业项目推介、特色产品推销”活动,大力实施“暖企”行动,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绵阳是生态之城,涪江里碧波荡漾,富乐山绿意正浓。绵阳共有野生大熊猫418只、占全球的22.4%,被誉为“中国大熊猫第一市”;城乡环境综合提质行动大力开展,一座生态之城正加速崛起。
“这次中国(绵阳)科技城苏州行,是我们走进长三角的第一站。”绵阳市负责人表示,希望在充分展示“绵阳造”名优特新农业、“高精尖”工业与特色文旅等多元魅力的同时,也希望以苏州为窗口,打开与长三角区域之间的差异化互动,链接资源,助力企业合作与产业发展开出一片新的天地。
“绵阳造”苏州行。
以开放拓展机遇
从海滨之城厦门到“广东四小虎”之首的东莞,再到“全国最强地级市”苏州,2022年,绵阳以兼容并蓄的胸怀,积极走出去,拥抱更大机遇。
6月15日,中国(绵阳)科技城厦门推介会举行,现场签约项目18个、签约金额135.5亿元。
8月31日,中国(绵阳)科技城广东(东莞)推介会举行,现场签约项目27个、签约金额268亿元。
11月3日,中国(绵阳)科技城苏州推介会举行,首入长三角,规格更高、规模更大,现场签约项目30个、签约金额525.63亿元,超过此前厦门行、东莞行活动总和。
11月1日上午,苏州“东方之门”中央广场人潮涌动,为期3天的“绵阳造”苏州展现场,包括文化、美食、科技等种类的540余件“绵阳造”产品集中亮相,备受欢迎。
面对疫情影响,绵阳以变应变、危中寻机、创新突围,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而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找合作、找商机,绵阳用“走出去”的实践,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最初,我们没有到绵阳投资计划的,是绵阳蓬勃发展的态势,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狠抓发展的坚定决心和真抓实干的精气神打动了我们。最后决定,不但要在绵阳投资,而且要把绵阳埃顿产业园作为全球性的标杆园区来打造。”法国埃顿集团工业总裁蒋喆感慨地说,目前相关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快速推进,预计年内可全面开工建设,实现项目签约即开工。
据了解,绵阳正谋求建立常态化机制,加快走进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加快实现“绵阳品牌、中国品质,让世界爱上绵阳造”的目标。
540余件“绵阳造”亮相苏州。
以开放打开格局
今年2月,绵阳市委提出要“跳出绵阳看绵阳,跳出四川看绵阳”,将视野拓展开,在全国范围内找目标、找商机。“开放活市”战略犹如灯塔,指引着绵阳上下不拘一时、不囿一地、进军高地。
作为内陆城市,绵阳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绵阳市“物理破圈、理念突围”,正逐步打开绵阳对外开放新格局。
在绵阳市委副秘书长陈旭看来,通过主动“走出去”,绵阳在城市形象推广、产业项目推介、特色产品推销等方面成果丰硕、成效显著,城市对外开放格局焕然一新,既为全市当前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绵阳“跳出绵阳看绵阳,跳出四川看绵阳”,、更好在全国“找坐标、争位次”蓄积了深远后劲。
立足新起点、奋进展望新征程。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四川第二大经济体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三城,绵阳以“出圈”创造了机遇、赢得了主动,按下了发展“加速键”。
今天的绵阳,用“走出去”自信宣告:绵阳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在绵阳投资兴业、创新创业,恰逢其时、正当其势。
今天的绵阳,用“走出去”诚挚邀请:绵阳将努力以最优条件、最好服务,与合作伙伴相互赋能、彼此成就、共同精彩。
今天的绵阳,担负着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的责任,也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强的动力,高扬互利共赢之帆,开启新的征程,驶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