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打击整治养老服务诈骗专项行动部署以来,连云港市高度重视,紧紧抓住中央、省政法委统筹推进的契机,全面摸清底数、强化部门协同、精准分类处置,有力落实“黑机构”打击整治工作,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全面摸清“黑机构”底数
一是充分动员基层力量。各地民政部门充分依托、发动熟悉情况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组织,结合疫情防控掌握信息,开展拉网式排查,逐个过筛,分类登记造册,建立详细台账;二是主动摸排深挖线索。积极联合市场监管、消防、住建等部门,结合安全生产检查、自建房整治、非法集资整治等工作开展全面排查,确保每一个养老机构(场所),无论大小、无论是否经过登记备案,只要是已经收住服务对象的,都要一一过堂;三是广泛收集举报信息。市本级和9个县区、板块民政(社会事业)部门在广泛宣传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的同时,公布“黑机构”投诉举报电话,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对举报的线索、及时核实、查办、反馈。经过地毯式摸排核实,全市共排查养老服务机构(场所)1468个,复核存疑机构9家机构,确定关停整治 “黑机构”2个,做到名称、地点、开办时间、住养老人数量、风险隐患等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
实行分级分类精准整治
坚持“一院一策”,逐一制定整治方案,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将9家存疑分为“三类”,通过“登记化解、整改规范、关停清除”的方式,确保“黑机构”销号清零。目前,全12家“黑机构”,已全部完成整治,整治率100%。第一类,针对已经收住老年人,目前运营比较平稳,且没有收取大额预付费的5家,督促指导其依法办理登记,并加强后续跟踪检查,确保风险整体可控。其中4家“黑机构”在市场监管局进行了登记,1家在社会组织管理部门办理了登记;第二类,针对农村地区利用民房、租用村集体房屋设置10张以下床位的3家养老场所,经过现场甄别,这些场所消防达标或整改能够达标、房屋安全、生活设施良好、环境卫生整洁、适老布局有序。我们将这3家全部纳入了当地的农村互助养老点,督促属地民政部门加强规范引导,并由乡镇、村委和相关部门加装视频监控系统、运用网格化手段加强管理;第三类,针对10张以上床位、无法消防合格、存在安全隐患的1家养老机构(场所),坚决实施关停处理。目前12家问题机构已全部整改到位。
强化长效综合治理
出台《连云港市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强化“黑机构”的长效常治。一是强化源头预防。加大对“黑机构”危害性的宣传,及时公布本辖区依法登记备案的养老服务机构名单、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信息,发挥“银发顾问”“养老地图”作用,引导老年人及家属甄别、选择规范合法的养老服务机构。推广建立“黑机构”有奖举报制度,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二是加强联合检查。民政部门主动跨前一步,积极联合市场监管、公安、住建等部门,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建立“黑机构”联合检查制度,强化部门协同、明确责任分工,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加强“黑机构”的检查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置。三是完善监管制度。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履行监督管理责任,健全市场准入、备案管理、风险预警、社会监督等制度,为打击整治“黑机构”,规范养老服务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四是加强惩戒力度。定期对辖区内养老机构合法性安全性进行排查整治,联合民政社会组织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对“黑机构”进行查处、取缔,及时纳入当地信用联合惩戒对象名单,依法采取惩戒措施。(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