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社区居民防灾减灾的能力,让市民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实践,增加各类防灾减灾的知识储备、掌握更多的应急救护技能。9月16日下午,由南京市秦淮区人防办、区双塘街道办事处主办,秦淮区红十字会等单位承办的“九·一八”宣传活动暨人防主题运动会,在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来凤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
秦淮区红十字会组织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来到当天运动会的现场,传播红十字知识,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向市民普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必备常识,讲授应急救护相关知识,并对心肺复苏术进行现场示范和操作训练,受到在场人员的一致称赞。
红十字会起源于战地救护,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国际性组织,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为宗旨。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赋予中国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近年来,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各类自然灾害、生产事故、交通事故、踩踏事件和个人心脑血管意外、老人摔伤等事件日趋上升。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在群众中普及心肺复苏、创伤救护、逃生避险、危重急症和意外伤害处理等知识与技能,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从2012年起,江苏省人民政府已连续多年将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列入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件实事内容,要求每年培训100万人以上。2022年1月1日施行的《江苏省红十字会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纳入政府民生项目,推动乡镇(街道)、村(社区)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的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秦淮区红十字会大力推进应急救护培训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园区、进景区,利用世界红十字日、防灾减灾日、世界急救日等节假日开展常态化的应急救护培训活动,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传授应急救护技能。如2020年7月31日,秦淮区红十字会到红花街道为居民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居民高顺娣是区红十字会的急救培训老师。就在几天前,高顺娣在上班途中遇到一位老人在台阶上摔倒,便立即上前查看。见老人头部有一个约5厘米长的伤口不断涌出鲜血,她从包里找出纸巾,对伤口进行覆盖按压,同时指导路人拨打120电话,告知伤者情况及地点。在高顺娣帮助下,老人被及时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十年来,秦淮区红十字会已对全区市民进行应急救护普及性培训117766人、培训持证救护员12126人、CPR+AED救护培训20055人。
仅2022年上半年,秦淮区红十字会联合区统战部、区城管局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进机关活动有373名公务员参加;在学校组织开展了红十字知识讲座、应急救护知识培训为内容的红十字宣传教育系列活动;组织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和志愿者走进区内12个街道,利用“红十字博爱家园”、社区红十字服务站等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街道红十字会的作用,参与基层治理,弘扬红十字精神,传播红十字知识,开展人道救助,普及应急救护技能和卫生健康常识,织好群众生命安全网,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截至目前CPR+AED救护培训10000人、持证救护员1100人、普及培训11000人,已有83人取得“CPR+AED”讲师资格证,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黄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