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南京建邺区兴隆街道上新河社区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汇报会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今年以来,上新河社区在南京市应急管理局、建邺区应急管理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推动韧性社区特色创建,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
社区是我国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基层防灾减灾、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疫情防控中的前线阵地,是我国基层应急“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基点。2022年建邺区应急管理局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合作推进开展兴隆街道上新河韧性社区示范创建工作,在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基础上创建韧性社区,实现常态化治理与应急治理动态衔接。
会上,上新河社区相关负责人汇报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据介绍,上新河社区凝练出“一核五维七驱动”157韧性社区模式,打造空间韧性、制度韧性、主体韧性、文化韧性、技术韧性。
在打造空间韧性方面,上新河社区将社区绿色、休闲公共空间作为居民交往、文化营造的场域,在学校操场、大型会议室等场所安装应急逃生标识。提升社区设施稳健性和物资保障性,形成社区—学校—超市—家庭应急物资“云仓储”模式。
在打造制度韧性方面,上新河社区形成了“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物业党支部—楼栋党支部”3级组织架构,制定应急规章制度,社区制定总体应急预案、分类应急预案共8个。重点做好基础大数据,对“网格+警格”“网格+应急格”,进行“网格+N”功能融合创新探索,梳理平战结合类网格员工作清单,建立社区“应急吹哨人”制度。将10个网格精细划分为29个微网格,发挥“靶向服务+应急”的作用。
在打造主体韧性方面,上新河社区组建常态化“新和心愿志愿服务队”。以社区志愿者队伍为核心,吸纳2个红色物业、2所学校、1个社区诊所、1个消防站共建单位的志愿者,形成“一核四翼”群防群治的社区志愿队伍格局。打造“红十字”博爱家园服务阵地,成立上新河“安之翼”应急小分队。
在打造文化韧性方面,上新河社区打造“和美”应急文化广场,开展常态化应急宣传和应急技能培训,应急文化进家庭、进校园、进租户、进单位。向脆弱群体发放应急救援包,建立“1+4”应急联系制度等。
在打造技术韧性方面,上新河社区依托人脸识别、高空抛物摄像头、烟感报警、电动车梯控、一键报警“应急五卫士”,筑牢“安全盾”,建立社区“应急预警网”,实现“广预警”,开发社区“小韧通”,智慧应急“高效化”。
建邺区应急管理局上新河韧性社区示范创建,发挥了高校团队在基层应急治理中的前瞻科研优势,深化校地合作,为基层社区应急建设提供新思路、新方向。也是推进建邺区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实了建邺区安全韧性城市在基层应急工作的拓展,以韧性社区为杠杆,推动建邺区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特色。
会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汇报了韧性社区的创建工作,航天宏图公司讲解演示了“小韧通”系统。会议最后,与会嘉宾参观了上新河社区救灾物资仓库、安全体验馆,并对创建工作进行点评。(赵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