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减’一‘增’,收益蹭蹭!”南林大学子研制智能缓释助剂

2022年08月11日 14:23:59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眼下,南方水稻已进入拔节孕穗的关键期。在江苏句容巨龙东方基地,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木穗禾”创业团队的同学们正对水稻进行科学施肥。“我们的实验也已进入了关键期,期待今年的成效比去年更好!”团队负责人、林产化工专业大二学生杨若菡说。

  这是杨若菡第二次带领团队来对这里进行肥料的田间实验。20岁不到的她自幼成长在城市,却因为一次偶然的“邂逅”和土地结缘。2020年,刚入大学的杨若菡被遴选到学院的“梁希班”。“我们从大一开始就跟随导师进入实验室”,学院推行的“本科生学术导师制”让这群初入大学校门的科研“小白”迅速找到了研究方向。

  在导师的带领下,杨若菡和同学们慢慢揭开了专业的神秘“面纱”。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大量投入化肥已经成为实现增产增收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与此同时,大部分肥料存在利用率低下、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危害人体健康等痛点,而缓释技术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解决这个问题。“就像人体一样,我们会在饥饿的时候接收到需要食物的信号。”团队成员、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二学生林雨竺这样形象地比喻。“缓释肥料的颗粒表面包裹着一层‘智能膜’,就好像是安装了一个‘控肥’的闹钟,农作物什么时候该‘吃饭’了,就适量释放出一些养分。”

  要制备这层“智能膜”,起初团队是以稻杆为原材料,“从秸秆中分离提取的木质素通过催化解聚、还原氨化,聚合得到的聚多巴胺具有强黏附作用,与化肥中活性基团结合自发螯合包裹钾、锌等金属离子,还可与化肥发生化学键合主动捕获化肥中的氮、磷元素,可提高肥料的养分利用效率并能显著促进作物生长。”团队指导教师、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顾晓利教授解释道。

  选择价格相对低廉的制造材料,优化智能肥料的制备工艺是这项研究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稻杆中的木质素含量仅有8%左右,也许可以找到一个更为合适的‘平替’。”杨若菡想到爷爷年轻时曾经在新疆当骑兵,“爷爷曾经带我去看过,一望无际的棉田里,开满了一朵朵洁白的棉花,好像天空中的白云洒落在田间,那是自然最好的馈赠。”

  “当棉花被采摘后,棉杆也是没太多用处的,或许可以尝试一下。”杨若菡向团队提议用棉杆代替稻杆。经过实验,棉杆中的木质素含量约为26%,是非常理想的原材料之一。“没想到我的一个‘突发奇想’,真的行得通呢!”

  “牛刀小试”却大大提振了杨若菡的自信心,在学院领导、老师的鼓励下,她和同学姚天煜、刘若琦、林雨竺等一起组成了一个创业小分队,“或许我们可以进行一个更大胆的尝试,开个公司怎么样!”很快,秉持“禾木有道,谷穗民安”初心的南京木穗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2021年5月,杨若菡第一次带着团队的研发成果找到了直系学长——句容市巨龙东方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技术负责人,也是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校友陈东方。“同学们向我详细介绍了以聚多巴胺为基础的智能肥料的预期使用成效。”陈东方被眼前这群二十岁不到的年轻人的真诚所打动,“既能减少化肥使用量,又能增加产量,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就这样团队获得了第一次宝贵的田间实验机会。

  6个月里,团队分三段在水稻的分蘖期、孕穗期和齐穗期进行了产品的应用。每亩有效穗由使用前的21万提高到36万,产量由725千克每亩提高到949千克每亩,千粒重由27克提高到32克……这张漂亮的“成绩单”让已深耕农业生产一线20年的“学长”陈东方都着实吃了一惊。“化肥施用量减少了40%-50%,收益却增加了5万余元,确实了不得。”

  “一‘减’一‘增’,收益蹭蹭!”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副书记、副院长陈养彬这样形象地说。在南林大化工院,像杨若菡这样创新创业的学生并不是个例,“我们致力于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从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对创新创业的学生提供全周期贴心服务,鼓励更多具备创业意愿与实践能力的学生从‘闻花香’转向‘尝果实’,以青春力量释放创业就业活力。”(方彦蘅)

[编辑: 王孝茹 ]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021128906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