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两纵两横”乡村振兴示范带 打造“鱼米之乡”扬州特色新样板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打造具有扬州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带、风光带和展示带,扬州市聚焦“365”行动目标,按照“串珠成链、连线成面,示范引领、全域推进”的工作要求,重点围绕沿路沿河沿湖的36个乡镇(街道)建设“两纵两横”乡村振兴示范带,力争加快形成乡村振兴“扬州样板”。
突出重点,彰显特色,打造“三个示范带”。连淮扬镇铁路沿线、邵伯湖西(S611)沿线、仪征丘陵板块(S353、G40)沿线涉及国土面积约3193平方公里,辐射人口196万人,是展示扬州乡村面貌的窗口地区。扬州市依托区域特有的地形地貌、自然生态、乡土特色,挖掘利用沿线村庄历史、人文、产业等资源,打造三个示范带,提升区域范围内农村风貌、田园风光,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市委、市政府印发《扬州市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明确开展农业生产提质行动、农田设施提升行动、美丽乡村打造行动、生态河道治理行动、乡村道路改造行动、乡村产业推进行动、富民强村帮促行动、数字农业示范行动、农村改革深化行动和基层组织强基行动等“十大行动”,实施36个项目,投入35亿元项目资金,立足乡情,尊重民意,统筹布局。二是加强高位推动。成立扬州市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统筹建设工作。各地成立工作专班,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工作力量,对重点项目、重点任务加强指导推进,形成上下联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三是抓好督查激励。将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作纳入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加大考核权重,发挥导向作用。同时建立定期督查通报制度,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明显的地区和部门给予项目奖补和表扬激励,对进度落后、履职不力的进行约谈通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推动“六个明显提升”。汇聚各类资源投向乡村振兴示范带,资金投入优先安排、项目投向优先布局、要素配置优先满足、公共服务优先保障,推动基础设施、生态宜居、产业质态、公共服务、富民强村、乡风文明六个方面明显提升。一是提档升级基础设施。加强高标准农田、农机装备、农田水利、公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制定各行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实施方案,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各项机制。二是全域提升人居环境。按照“真干净、有内涵、高颜值”目标,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开展农村河道疏浚及生态河道建设,实施特色田园乡村和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三是持续优化产业质态。提升农业综合产能,牢牢守护“米袋子”“菜篮子”。提高现代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加快农业全产业链打造,推动农业园区“二次创业”,打造一批农业特色产业知名品牌。四是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的政策措施,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五是稳步推进共同富裕。开展富民强村帮促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构建低收入人口增收和经济相对薄弱村发展长效机制,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激发村级发展内生动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六是着力培育乡风文明。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实现“五个全覆盖”。坚持合理规划、分类施策,久久为功、循序推进,确保高标准农田、美丽村庄、生态河道、四好农村路、农业特色产业基地五个项目实现全覆盖。一是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2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0.26万亩,积极开展项目争取,中央、省、市、县财政资金投入30965万元,完善多元投入体系,着力提升耕地质量,优化管理方式,不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深入推进美丽村庄建设。依托区域特有的地形地貌、村庄自然肌理、区域产业特色、文旅资源等区域优势,推动近邻特色田园乡村抱团组区发展,激活全域乡村振兴。连淮扬镇铁路、S611和S353沿线人居环境整治提升195千米,间隔3-5千米共打造60个节点环境,培育41个村庄环境长效管护示范村,建设11个特色田园乡村、69个美丽宜居村庄和13个省级绿美村庄。三是有序推进生态河道建设。适应河道安全性、自然性、生态性要求,恢复和拓展河道行洪、排涝、引水、灌溉、航运、生态、景观等综合功能,实现“水流通畅、水体清澈、岸坡绿化、景色优美”的建设目标。挖掘水文化的底蕴,打造水景观,建设生态河道202.5千米,使农村河道成为一道亮丽的景观带。四是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建设农村公路骨架路网,强化与国省干线公路、综合枢纽、机场、港口等衔接。结合全市镇村布局规划,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向规划发展村庄延伸。提升农村村组道路建设水平,加强通自然村道路和村内街巷道路建设。加快建设通往主要经济产业节点、旅游节点、物流节点等级公路,支撑区域协调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2022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27千米,提升农村公路沿线环境270千米。五是持续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优化区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发挥不同区域的农业资源优势,推动农业差异化协同发展,加快推动农业特色产业提质扩面。2022年建设28个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打造“扬”字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包含20个品牌的市级以上农业品牌目录。打造6个电商产业园(村),进一步延伸农业电商产业链和价值链。(苏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