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要闻 融媒产品 图片 访谈 直播 信息动态 推广
新华网 > > 正文

江苏海安:踏浪科创绣锦图 奋楫扬帆立潮头

2022年07月04日 17:59:40 来源: 新华网

  近年来,江苏海安走出了一条追赶超越、洼地崛起的发展新路。曾在南通六县(市)中基础薄弱的海安,2019、2020、2021年连续三年被表彰为全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

  一系列突出通达枢纽、创新驱动、强链育链的发展举措,让海安在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的同时,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注入强劲动能。

  枢纽海安 大进大出

  海安位于南通、泰州、盐城三市交界处,自古就有“三十六盐场咽喉,数十州县要道”之称,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两个落户在县级城市的省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拥有铁路、高速、港口等组合优势。近年来,海安不断放大枢纽效应,做强枢纽经济,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盛夏时节,海安商贸物流产业园区凤山港码头繁忙一片,一批批外贸集装箱完成装箱,将择机发往上海口岸,再出口到国外。附近的宁启铁路,每天十几个班次从这里疾驰而过。凤山码头围绕打造华东地区江海大港重要喂给港、苏中苏北内河枢纽节点港的发展定位,对接上海港、洋山港、太仓港以及在建的通州湾等沿江沿海大港,引进干线船运公司和公铁水联运货代企业,结合本地产业特点和产品销售方向提供定制化的内河水运、江河、江海河联运转运方案。

  去年,海安凤山港务有限公司还与上港集团携手,启动上港集团ICT(海安)项目,实现“沪海同港化”,为需要通过上海港运输的当地外贸企业打通了捷径。“客户的箱货进入海安凤山港ICT场站即视同进入上海港,享受一站式、可视化信息平台、运输轨迹实时更新、实物动态实时查询等服务,大大降低了企业运输成本。”江苏海安凤山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斌介绍。

  在海安商贸物流产业园内,一辆满载货物的“海安—东盟”的中欧班列每周都会鸣笛启程,运行5-7天大约2300公里后,它将到达越南河内。“海安—东盟”中欧班列已于2021年正式列入国家铁路运行图,该班列与铁海快线班列均已实现常态化定时定点开行,“海安—东盟”中欧班列可比传统海运减少近一半的时间,为海安对接“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和实现“物流天下”美好愿景开辟多向通道。

  凭借先天的区位优势与通江达海的交通脉络,海安充分发挥保税物流中心、期货交割库、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等功能平台的优势,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地“大进大出”,正奋力建设长三角重要陆港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产业强链 科技驱动

  海安凯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胜利还记得十年前初来常安现代纺织科技园时的场景。“投产初期,各项基础设施、能源供给都不够完善。生产设备也只有2台窄幅定型机,拉毛机1条线,5个染缸,年销售额不足2000万……”

  十年来,科技园的企业集群发展天翻地覆:进驻企业形成了“朋友圈”,各项配套工程的筑牢“保障大后方”,前期入驻的企业也早早迎来了“跨越发展期”。

  截至2021年底,园内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活动基本全覆盖。去年,与中纺研究院、东华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南通大学等高校院所新增合作项目10个,支付合作费用400余万元;新增纺织技术类发明专利申请50个,同比增加15%;完成首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获得500万元低息贷款,缓解企业研发资金压力……成绩单的背后,是园区跟随科技发展时代浪潮,不断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坚持和努力。

  “大环境的鞭策,让我们鼓足动力。公司于2021年1月份通过项目总验收,完成以织造、印花、染色、后整理全流程的产业链,经营项目也扩展到中高档服装、家居服绒类面料,沙发面料以及玩具绒面料。”郑胜利说。

  从小作坊,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全球一线品牌提供配套服务,远销欧美等市场,对生产电梯平衡补偿链的江苏兴华胶带股份有限公司来说,科研力就是生命力。

  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在成长之初,产品开发最关键的技术遭遇国外公司“卡脖子”,兴华胶带不得不绕开专利壁垒另辟蹊径。经过2年多努力,他们成为国内同行业中第一个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的企业,一举打破电梯平衡补偿链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

  现在,兴华胶带建有专门的材料研究院,支撑工艺创新和产品开发,研发团队中既有学术界的权威,也有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每年推出多项研究成果,赋能企业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海安一系列创新资金的支持,同时得益于政府搭桥,产学研企‘四手相握’,也更坚定了我们在自主科研道路上走下去的信心。”企业负责人说。

  在突出创新驱动,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海安注重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组建科创委,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技创新格局。海安市委书记于立忠表示,十年来,海安始终不遗余力地鼓励企业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抢抓国家普惠性和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以及其他涉企相关政策的新利好,轻装上阵的同时催生更多新投入、新项目,实现企业发展稳中有进。

  魅力城市 宜居宜业

  盛夏的海安东洲公园,碧水环绕,层林叠翠,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市民漫步其中,尽享林泉之趣。

  “这里过去不是这样。”前来锻炼的市民回忆,海安东洲公园曾是一处生活垃圾倾倒场,不仅占用大片土地,还污染土壤及水体,环境堪忧。

  “海安以打造生态宜居城生态宜居市为目标,对昔日的垃圾场进行了改造。”海安城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钱锋介绍,他们对城区东北角原生活垃圾填埋场按照生态公园的理念实施工程建设,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集观光、健身、休闲娱乐的绿色空间。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市,2020年,海安成功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面向未来,国家级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整体规划设计和人居环境改造也是独树一帜,它与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同源,由同一家世界知名规划机构进行规划设计。园区内,上湖创新区、七星湖风景区景色秀丽,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观光。

  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共进,奋勇者当先。未来,海安还继续弘扬奋斗精神,推动产业高质量、生态高颜值、民生高品质,努力开创“枢纽海安、科创新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描绘宜居宜业现代化的海安新图卷。(孙星星)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27112880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