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宿豫区:以“三定四专五化”为抓手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近年来,宿豫区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探索成立新型农村社区“一委两站五岗”(成立社区党委,设立党建工作站、文明实践站和便民服务、产业发展、生态优居、网格治理、富民增收等五个专职岗位)党建模式,推动实体化运行,着力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宿豫样板”。
强化组织建设,以“三定”激活党建“全盘棋”
结合推动“一委两站五岗”模式,对所有村(社区)干部进行设岗定责,强化分岗管理。一是融合式“定岗”提能。新型农村社区党委全面领导社区各类组织及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农房改善等各项工作。结合岗位实际和人员特点,按照“两站五岗”分别对村“两委”成员进行合理定岗,推动工作效能提升。二是精准式“定人”提力。聚焦村“两委”换届,通过查档案、看实绩、个别谈、共同议、联审查等形式,对所有村“两委”班子逐人见面考察、多轮精准研判、全面综合分析,将人员安排至合理岗位。同时,把不符合换届条件的原“两委”成员流转到专职工作者岗位。三是清单式“定责”提效。对村级工作事项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到每个专职岗位,分岗制定职责清单,综合上级工作安排和村情实际,由乡镇设定岗位年度目标,并按月或按季度进行考核,发放考核报酬。
筑牢制度保障,以“四专”锻造管理“硬实力”
牢固树立队伍建设是基础建设的理念,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激发内在活力。一是进退有专用制度。出台村(社区)干部联审联查和选拔任用等专职化管理系列文件,明确干部选任标准、程序和13种刚性退出情形,严把资格审查“入口关”和常态履职“监督关”,着力解决过去村干部能进不能出的问题。二是评价有专项标准。参照事业单位人员制定年度考核“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标准和比例,建立区级综合考核、乡镇党委工作评价、群众满意度测评“三位一体”的村干部综合评价体系,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三是晋升有专属通道。全面构建村党组织书记“区乡共管”,其他村“两委”成员、专职工作者和“返乡兴村”新村干“备案管理”,建立基本报酬晋级机制。加大从村党组织书记、其他村“两委”成员中选拔进入事业编、区属国有企业编工作力度,建立村书记“专职五级”,其他村干部“职业六级”体系,打破村干部上升“天花板”。四是待遇有专门保障。明确村干部薪酬待遇由“基本工资+考核报酬+专项工作报酬+发展报酬”4部分组成,基本报酬执行“四岗20级”标准,为全体村“两委”成员缴纳“五险一金”,建立正常离任“荣誉金”“星级豫美村干勋章”制度,不断增强村干部荣誉感、获得感。
突出重点导向,以“五化”汇聚治理“强动能”
将基层党组织建设贯穿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统筹抓好城乡基层治理和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坚持治理片区化。将72个涉农村(社区)划分为370个网格,深化“村(社区)-网格-片区”与“村(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片区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两网”融合,创设“平安乡村小管家”治理信息平台,加快问题“收集-处理-反馈”闭环解决。二是推动城乡一体化。推进农村管理向城镇社区管理体制转变,采取社区自办、外部引入物业公司两种形式,推动“红色物业进村”;按照每村(社区)10-30万元标准设立党建为民服务专项资金,开展“红色公益创投”,引入社会组织78家,打造创投项目64个。三是推进干部专职化。先后选派12名同志到新型农村社区担任“振兴”书记、23名同志担任社区党委书记,所有村(社区)干部由兼职全部转为专职。四是执行工作标准化。对社区承接的工作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和整合,确保责任落实到事、到岗、到人。联合各岗位牵头管理部门,分批分岗举办村(社区)干部“两站五岗”专项轮训班、“支书课堂”等,提升村干部履职能力。五是做优服务集成化。建立农村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监管平台,建立“互联网+基层全科窗口”政务服务机制,规范设置“全科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科学编制“一件事”清单196项,实现“单一窗口”向“全科全能”转变。
压实责任强化队伍,乡村治理显成效
推行“三定四专五化”举措,进一步夯实了新型农村社区党建“一委两站五岗”模式,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动能更加强劲,成效更加凸显。一是压实了工作责任,工作开展更加高效。深化推广新型农村社区党建模式,做到人员融合到位、标识更换到位、集中办公到位、统一账户管理到位“四个到位”,所有村干部定岗定责,分岗开展工作,实现“人人有责、各尽其责”的格局。二是强化了队伍管理,服务发展更有保障。10个乡镇(街道)均成立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实现村(社区)干部选拔任用、设岗定责、考核评价。(尚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