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种瓜三兄弟:做振兴路上的“新农人”
2022-06-25 06:50 来源: 新华网

  炎热盛夏,正是吃瓜时节。在南京市江宁区谷里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一座智能设施大棚里,瓜藤郁葱,一颗颗圆滚白净的“镇甜二号白富美甜瓜”即将成熟。

  下午三点,大棚内的温度已逼近四十度,三个年轻人正满头大汗地采摘打包甜瓜。“‘镇甜二号白富美甜瓜’的中心糖度较高,能达到18,并且它果型周正,比较受市场欢迎。”正在摘瓜小伙名叫张彪,来自山西,是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2019级毕业生。 2021年11月,张彪与在学校种过同一片“试验田”的师兄弟张志林、魏舒培来到江宁谷里,承包了15亩、共1万平方米的设施大棚,尝试农业创新创业,开启了“三兄弟”种瓜之旅。

  “三兄弟”满怀对农业的热爱,一头扎进了大棚里,在创业分工上取长补短,各展所长。张彪主要负责营销推广,在多个新媒体平台上发布短视频,进行“裂变”“引流”;张志林侧重技术生产,主抓作物的选种栽培;魏舒培年龄稍大,担起内勤管理的工作,负责财务和招聘等事务。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古老的农耕领域中,新闯入的年轻人更加“慧”用科学技术,为希望的田野赋予更大能量。在魏舒培看来,老一辈的农人大部分比较依赖于经验,缺少科学的生产管理技术。“比如播种时节、农药配比等,这些都与生产技术相关。相较于‘老把势’,大部分‘新农人’更系统地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可以培育和产出优质的农产品。”

  作为拥有一定“专业储备”的技能选手,三个年轻人利用学科知识,选择一些来自江苏省农科院的优质品种,采用立体栽培等新方式进行智能化种植,收获优质的瓜果。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客户群体。然而,从学校的“试验田”到了社会的“校验场”,三人也曾遇到许多问题。“我们去年估算全年直接生产成本约19多万元,但这半年中发生了一些突发状况,导致成本大幅增加。前几天测算下来,成本已接近27万元,相当于仅到年中就已经超预算了。”张彪说。

  面对投身土地的“新农人”,当地政府给予了大力扶持,为年轻的创业者“穿针引线”,开拓市场。 “去年,谷里现代农业示范区入选全国农业创业园区。园区对毕业生和外来创业者都有技术、销售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园区相关负责人、南京靓绿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封刚表示,创业园有成熟的销售体系,与市内的大宗采购配送平台合作,帮助农户打开销路,节约销售成本。 “园区即将举办第五届农业嘉年华,我们计划把三兄弟的大棚纳入观光旅游采摘路线。由园区统一对外包装、对外宣传,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产品收益。”封刚说。

  临近五点,三兄弟把下午采摘的甜瓜打包完毕,抓紧送到客户手中。“我很享受农作物从播种到结果的整个过程,”张志林说,“面对乡村振兴新机遇,更多的年轻人应该到农村走走看看干干,把这片土地从父辈的手上接过来,在奔小康的路上留下‘新农人’的足迹。”(李南丹/文 唐杨 邱麦/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