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县高作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谱写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2-06-25 10:10 来源: 新华网

  自2020年被列为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镇以来,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高作镇抢抓机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守住耕地红线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庞杂的系统工程,涵盖社会经济方方面面,涉及利益主体众多,群众关注度高。

  高作镇把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作为首要任务,始终把粮食保产保供放在突出位置,认真抓好耕地保护工作,通过开展建设用地和农用地整治,对农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利用低效及生态退化的区域实施土地复垦,预计项目全部实施后可新增耕地3700多亩,溢出土地6100亩,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明显优化。

  在规划上,高作镇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邀请江苏省农科院、江苏省水利设计院、南京农业大学等专家团队,科学编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案,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三产融合发展相结合、与耕地条田化工程相结合、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努力实现设计科学、安排合理、布局优化,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破除发展屏障。

  “在此基础上,高作镇积极落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条例,进一步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积极转变土地经营模式和经营方式,从分散的小农户、小土地经营逐步转向与市场相适应的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增强村民应对重大风险的能力。”高作镇党委书记唐城说。

  据介绍,高作镇按照县镇村三级联动模式,组建成立高作镇万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建湖县新农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支持,通过平台招标经济实力雄厚、经营能力较强的大型农业国企合作,按比例共同投资经营辖区内规模流转出的土地。目前,该镇稻田综合种养、优质粮种植等项目已初具规模,已初步打造出小龙虾、高粮壹号大米、火龙果、火鸡等一系列农产品,质量兴农初见成效。

  优化镇容村貌 农村生态环境美化提升

  高作镇按照省级文明镇创建标准,继续巩固创建成果,遵循“提升集镇形象、打造美丽乡村”的思路,结合城市更新,强化村镇建设,努力打造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风貌明显的集镇。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统一治理,高作镇统筹农房改善、高标准农田、河道整治、面源污染整治、秸秆离田和农产品加工等工作,按照“田水路林村系统综合整治”的思路,全域布局一、二、三产功能区,统一田水路林实施标准,统一布局桥、涵、闸、站、路、林等设施,确保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工作同频共振、同步推进。

  高作镇大力推进河道日常保洁工作,常态化开展河道巡查,水环境日益改善。持续深化河道生态链修复工作,治理提升生态河道11条,种植河道水生植物8万余株、垂柳3万棵。结合乡村振兴总体工作部署,不断提升绿化水平,组织实施光明人家二期、季墩园区道路、涔庄村圩堤等多个绿化工程,共栽植各类苗木10000多棵,新增绿化面积100多亩,绿化覆盖率达41%。

  此外,该镇还维修铺设破损路面累计5000平方米,升级改造维护集镇污水管网4.6公里,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工程2个,镇村人居环境呈现出崭新面貌。

  补齐民生短板 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在推进产业环境发展的同时,高作镇始终坚持民生为本,着力在农房改善、村集体领办、社区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2018年以来,高作镇分年度推进合兴村、卞港村等9个村整村农房改善工作,共计改善农房4087户,对照农房改善2.0版建设要求,同步高标准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今年,高作镇将按时序开展蒋王、长北、光明、双界等村农房改善工作,确保涉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14个村面上全覆盖,完成农房改善2000户目标任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与此同时,高作镇还探索推行“属地+属人”的双线管理模式逐步向社区管理模式转变。前期实行“社区管理组织+原村委会”共同管理模式,后期待居民社区归属意识不断增强后,由社区全面接手管理。

  针对社区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制定和完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制度。通过“广场夜谈”“小板凳议事会”等干群沟通形式,积极推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的协商议事制度,弥补政务服务存在的不足,做好基层民主大文章,初步形成权责清晰、制度规范、运行高效、执行有力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新模式。

  唐城表示,“十四五”期间,高作镇将实现“村级积累突破1000万元、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突破100万元、户均年增收突破10000元”目标任务。随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持续深入,全镇7万多亩基本农田将全部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每亩年增收可达300元。高作镇将全力推促农村宜居宜业、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争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国表率。(李南丹 程思瑜/文 邱麦/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