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唐杨 邱麦 徐玮晨)
新华网南京6月17日电(戚轩瑜 李南丹)一根绳索可以打出多少种绳结,一个锁扣怎么才能承受生命的重量?11年来,江苏省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班长罗忠臣(左一)一直用绳索探寻答案。
窄而长,柔而韧,这是绳索的特点。绳索救援技术经常被消防救援队伍使用于斜绳桥救援、低楼层人员转移、高空被困救援等救援任务中。
绳索的运用往往与高空作业挂钩。对普通人来说,站上15米的高台就足以生畏,更严重者还会心慌,呼吸急促,甚至失去平衡。面对高楼、绝壁等险境,如何调整心态、迅速救援?“我就刻意朝下看,让自己克服这种恐惧。”罗忠臣说。
除了磨炼意志力,绳索救援也是对脑力的考验。救援现场有无限可能,近千件绳索装备、百余种绳结打发,装备组合上百种,罗忠臣要尽数熟稔于心,才能在最短时间内选择最佳搭配方式。
在火与水的淬炼中,罗忠臣多次完成重要救援任务。他曾救出“6·2”梅钢原料码头工人中毒事故中的全部被困人员,随队千里驰援“7·20”郑州特大暴雨事故救援,在“1·1”岱山矿坑塌陷区域人员被困事故现场横渡近百米开展救援……从事消防工作以来,他先后在一线参与急难险重事故救援3000余次,拯救被困群众200余人。
作为一个从云南大山里走出来的小伙儿,罗忠臣把勤奋和付出当作是唯一的“捷径”。在他看来,想要把绳索发挥最大作用,除了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吸纳学习,在大量实际救援中总结经验也至关重要。
“有一次培训,我发现穿上救援装备在高楼层房间穿行需要更换氧气瓶时,用绳索吊升只需要1分钟就能换好,大大节约了时间、节省消防员的体力,那时候我就有了将绳索救援技术融入到其他救援中的想法。”
罗忠臣将接受的培训以及救援实践经验仔细记录,整理成册,在支队的帮助下汇编成《绳索救援技术》一书,于2022年5月初正式出版。“从第一次培训到现在,差不多有6本笔记,书里60%的内容都来自于我平时的笔记和记录,还有一些救援经历的总结。”
在队友看来,罗忠臣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他废寝忘食地查阅资料、请教专家,收集绳索救援文献百余份,整理心得十万余字,最终才编撰成书付梓出版。
在罗忠臣的带动下,许多新消防员也开始钻研绳索救援技术。年轻的“火焰蓝”们在崖壁间运送希望,在深井下探寻生机,用汗水书写平凡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