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要闻 融媒产品 图片 访谈 直播 信息动态 推广
新华网 > > 正文

朱赟德:田间地头“新农人”

2022年06月09日 16:11:05 来源: 新华网

  从一名大学生到“职业农民”,再到获评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32岁的朱赟德在家乡苏州市相城区已经耕耘了10年。他说,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认识农业、了解农业、支持农业。

  6月1日早上,在相城区望亭镇稻香公园,朱赟德已经带着工人们忙活开了。他驾驶插秧机,在农田四个角上定点,再拿出操纵器,设置插秧机行驶路线,栽下一行行整齐的秧苗。

  朱赟德是土生土长的苏州相城人。2013年从扬州大学本科毕业归乡后,他选择投身农业,10年来累计承包了3200多亩土地。“刚回来的时候血气方刚,但缺乏对水稻种植知识的了解,在这个行当做久了以后才发现,农业涉及面是很广的,很多知识不一定要精通,但确实要了解。”

  朱赟德的办公室里,桌上、书柜里有不少是农业书籍,从基础的天时天气,到各地土壤特性,以及病虫植保、肥料、机械动态,很多书的书角被翻出了毛边。2014年,朱赟德参加青年涉农产业创业比赛,获得第一笔推动资金,开始了“农文旅创”的探索。

  一路走来,朱赟德结识了不少“新农人”伙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的黎泉也是其中一员。朱赟德和伙伴们经常聚在一起,交流水稻科学种植技术。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会布局,是“新农人”群体的特征,高质量的农业发展也需要数字科技的加持。

  “要保证农田产量高、品质好,科学种田是大势所趋。”朱赟德发现,新技术对传统农民来说是“短板”,但却是“新农人”的优势。2018年,朱赟德与当地农机推广部门合作,首次测试无人驾驶插秧机。2019年,朱赟德引入价值16万元的智能无人驾驶插秧机,又陆续应用了无人机撒药、激光平田、综合流水线育秧等新技术。

  朱赟德介绍,如果按照作业20天,每个人工每天300元计算,一台智能无人驾驶插秧机一个作业季至少可以节省6000元。“此外,无人驾驶插秧机还可以在人工驾驶和无人驾驶两种模式间切换。有人驾驶时,效率可以再提高20%左右,每天多插10亩地。”

  从育秧到成米,从经营到销售,朱赟德应用先进种植技术,赋能乡村振兴,“自己一个人干”的想法也渐渐发生变化,想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干”,他说:“我想为家乡做点什么,和家乡共同进步。”

  2019年,朱赟德与望亭镇团委成立相城区“手绘乡村”志愿者服务队。近年来,他累计辅导农户运用新技术开展农业种植千余次,帮助农户在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将亩均成本降低60元左右,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他还为当地小学生进行点对点式农艺指导,帮助下一代了解、热爱农业,传承稻作文化。“我希望可以将水稻实践打造成‘自然认知课堂’,让青少年认识水稻、了解水稻,吸引更多青少年接续新时代的农业梦。”朱赟德说。(陈席元 陆怡菲)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131128726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