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书写街镇集成改革的现代化“基理”

2022年05月31日 10:34:29 来源: 新华网

  创新赋权能策略让基层治理“更舒心”,运用标准化手段让基层治理“更规范”,培养全科化队伍让基层治理“更凝聚”,启用新兴科技让基层治理“更智慧”……近年来,南京市持续深化街镇集成改革,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地,更加有效地激发基层治理体系的活力、创造力,更好地优化营商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使基层有人、有权、有物,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有效解决基层面临的一系列难题,书写街镇集成改革的现代化“基理”。

  党建引领“星商圈”实现“基理”联动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党建是城市党建工作的基础。南京市玄武区红山街道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促进老城复兴和新城崛起、产城融合和基层治理融合,构建“一核三强”的产城融合型基层治理新格局。

  “有了党建联盟开拓的渠道,就能把资源进行共享,让企业能够‘抱团’发展。”大贺房地产有限公司、赛思教育集团董事长陈晓吉说。红山街道构建打造“红领·星河”五星党建服务阵地,将党建阵地建到产业链上,其中,以星河园区为中心的“5分钟党建服务圈”,辐射常发、东华等五大商圈,实现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同频共振。

  “两赋两强”赋权能打造“基理”条件

  基层治理存在“看得见管不了,管得了看不见”等难点,如何让权责在基层明晰、资源对基层倾斜、力量向基层集中?南京市秦淮区以党建引领,赋权、赋能、强基层、强队伍的基层治理“两赋两强”集成改革经验,实现了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

  秦淮区红花街道辖区有在建工地近百处,占区域面积的五分之四。街道将工地管理作为“三整合”改革的突破口,将辖区划分为三个片区,每个片区各由一名片长带队,处理片区内所有执法事项。

  秦淮区赋予街道综合执法主体地位,整合街道城管中队、市场监管分局、安监站等执法力量,分4批将284项行政处罚事项集中到街道,使“看得见管得着”真正落地见效。

  审批服务“一窗口”推进“基理”成效

  基层政务服务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服务中心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审批服务新模式,实现让群众“只跑一个窗,办成全部事”。

  “要不是社区帮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汤四村村民蒋永新提起窗口人员为自己代办“一次都不用跑”的亲身经历,不禁连连点赞。“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让群众能在家门口办事,满足其对高品质政务服务的需求。”汤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综合执法“一队伍”凝聚“基理”合力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如何破解相关部门执法工作各自为政,执法中存在乱作为、不作为等问题,深入推进跨领域的执法活动?

  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与市公安局高淳分局东坝派出所、交警中队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城警联动中心”,汇聚治理合力。改革后,通过“物理聚合”实现“化学融合”,“一支队伍”管执法,综合行政执法局变成执法兜底部门,推诿扯皮得到有效解决;“一支队伍”管到底,也让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基层实现快速解决。

  工作体系“标准化”保障“基理”规范

  基层改革如何打破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性?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将集成改革事项标准化,构建街道集成改革标准化体系,包括行政管理机制系统化、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和社会治理手段智能化。

  助力居家养老是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尧化街道聚力打造“10分钟养老服务圈”,建立标准化居家养老连锁站点和服务体系,将独居老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及困难老人作为“连锁店”的重点服务对象,打造符合街情民情的居家养老品牌,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工作体系。

  “每一个尧化人不但感受到了改革的变迁,也享受到了改革的成果,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街道社区老党员王斌说。

  智慧“链术”“一网格”打通“基理”壁垒

  信息化建设是推动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南京市江北新区探索区块链等新技术赋能城市治理,并将场景应用拓宽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多个领域。其中,“区块链+社会治理”项目已覆盖南京、武汉等地,近百个小区入驻“链通万家”平台。

  江北新区顶山街道先行先试“区块链+智慧小区”建设,通过打通苏康码接口、运用人工智能及红外测温技术,将测温、验码、身份认证“三合一”,实现精准防疫与居民自治系统的整合集成。

  “现在阳光帝景小区配有智慧门禁,居民通过人脸识别就能实现‘身份+健康’的双重验证,进出小区更加便捷。”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技术已推广至江北新区的七个街道。(程思瑜 李南丹)

[编辑: 崔雯雯 ]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271128699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