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要闻 融媒产品 图片 访谈 直播 信息动态 推广
新华网 > > 正文

无人收割机助力苏州完成首次小麦无人收割作业

2022年05月29日 09:12:45 来源: 扬子晚报

  原标题:麦收季,无人收割机闪亮登场!不一般的“铁疙瘩”助力苏州完成首次小麦无人收割作业

  “轰隆隆,轰隆隆……”5月28日下午1时,苏州市吴江区“无人农场”只闻机械响,不见人奔忙。金黄的麦穗随风摇动,两台无人驾驶收割机在麦田中缓缓行驶,进行全程机械化收割。吴江区农机化技术推广站站长叶申驻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这是苏州首次完成小麦机械化无人化收割作业,相较于传统小麦机械化收获方式来讲,具有省工、减损、提效、降耗四大优势。”

  “铁疙瘩”装上“新脑袋”

  无人驾驶收割机每小时可收割15亩地左右

  在位于吴江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无人农场”里,记者看到两台蓝白色相间的收割机,正在一片金黄色麦田里忙碌作业。“这是吴江‘无人农场’首次迎来小麦机械化无人化收割作业,也是苏州首次。”叶申驻向记者介绍,无人驾驶收割机采用的是久富“智能化无人履带自走式收割机”,以高精度北斗卫星定位技术为基础,提前设置好路线以及拐弯掉头的位置等,运用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机器田间自动驾驶作业,实现路径规划。在全无人作业情况下,完成田间掉头和自动卸粮,自动出库等关键技术。

  在手机的APP里远程按下启动按钮,无人驾驶收割机便可以自动进入到全自动收割的状态,沿着规划好的路径缓缓开进“无人农场”的麦田,自主收割小麦,一台无人驾驶收割机每小时可以收割15亩地左右。

  记者看到,两台无人驾驶收割机正穿梭在金黄色的麦浪中,一茬茬小麦被无人驾驶收割机“吞进肚子”里,拨禾切割、传输脱粒、粉碎匀抛、智能卸粮,一气呵成。满仓后自主返回地头,将收获的麦粒卸载到装粮车上,之后继续返回收割。“小麦无人机械化收割具有‘省工、减损、提效、降耗’四大优势。”叶申驻告诉记者,通过无人驾驶收割机可节省两名熟练机手,每天可节省1000元的机手成本。

  除此之外,记者还了解到,通过提前设置好相关数据,无人驾驶收割机可以做到精准作业,实现小麦机收损失率从接近2%降至1%以内;另外,智能终端平台可根据收割机作业幅宽和田块大小合理规划机具作业路径,做到不漏割不重割;同时,通过优化收割作业的路径规划,让收割机少跑“冤枉路”,降低了机具损耗。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吴江积极探索粮食生产无人农场的“吴江模式”

  站在田边、坐在家里、躺在沙发上……农民不用亲自下田就可以实现 “耕、种、管、收”全流程操作,这样的场景,如今在吴江区“无人农场”示范基地内已经成为现实。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大规模普及和农业生产趋向规模化、园区化,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代早已远去,但仅仅是“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水平,对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依然相差甚远。唯有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为农业生产插上智能化、信息化的“翅膀”,推动“会种地”到“慧种地”,才能真正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达成乡村振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吴江区充分利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先试优势,紧扣农机“两大行动”,大力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和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建设。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应用,实现示范基地农机装备从“有机可用”向智能化、绿色化和无人化方向发展。复式高效、节能低耗、智能环保型农业机械已逐渐成为园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无人农场”示范地的核心面积也已从150亩扩大到500亩。

  “今天,吴江‘无人农场’首次迎来了小麦机械化无人化收割作业,标志着‘无人农场’从水稻生产向稻麦轮作“耕种管收”环节延伸拓展。”叶申驻表示,今后,吴江区农业农村局将在增加应用面积、拓展应用环节等方面继续创新,持续深耕“无人农场”建设的探索、实践,逐步探索操作性强、可复制、易推广的无人农场“吴江模式”。(梅方滢)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13112869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