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要闻 融媒产品 图片 访谈 直播 信息动态 推广
新华网 > > 正文

江苏如皋:逐梦乡村“绿富美” 下活振兴“一盘棋”

2022年05月16日 16:51:38 来源: 新华网

  近年来,江苏省如皋市立足常态长效,紧盯水环境综合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等热点民生问题,汇民智、聚民力,创新探索了“自己的河道自己管护、自己的庭院自己整理、自己的家园自己守护”的长效工作机制,农村人居环境“脱胎换骨”,一系列荣誉也越发“惊艳”:入选水利部2021基层治水十大经验、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江苏省2021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评估第一等次、2021年度江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县级进位第一等次……

  从“一言堂”到“群言堂”,构建水清岸绿“生态+”

  “鸡鸭养殖要整治,但也不能一刀切。”“建筑垃圾应该怎么处理?”“厕所粪污、生活污水要统一实施处理和排放。”……在如皋市磨头镇十字桥,这样的“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经常举行,与会对象是村里的百姓河长、小组长、群众代表和党员代表等。

  在会上,有人不留情面,当面否决了村支书的提议。村支书没有生气反而还挺开心:“在咱们村,凡事都有商有量。村里新修的这条河就是大家‘议’出来的。”

  磨头镇十字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程玉宇讲述了6号居住河的“前世今生”:“以前河里藻类泛滥,漂浮的杨树叶严重污染水质,每年光打除草剂就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现在,百姓自发签订协议,自己的河道自己管护,由村民承包,沿岸种麦冬,河里养鱼,没花村里一分钱就实现了水清岸绿,沿河的村民年底还能分到十几斤鱼。”

  程玉宇说:“当时我们找村里的设计能人拿了个河道景观规划,还有一些国外植物,但测算一下发现成本很高,仅前期栽种每平方米就需要600-1000元,更不要说后期的维护,村里承受不起。”他介绍,最后的规划不是由村干部直接拍板,而是大家共同商议出来的。“农村嘛,还是应该因地制宜,打造具有乡土气息的自然美。”

  在如皋,“还清于河,还河于民”已成为全市347个村(社区)的普遍共识。“保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确保一泓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如皋市市长王鸣昊说,近两年来,如皋累计投入资金10亿元,用于坍塌河道修复、农村河道疏浚、生态河道建设等工程,同时借力“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突出群众参与、群众管护、群众监督,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聚焦常态长效,提质增效,打造“自己的河道自己管护”的全新模式,构建水清岸绿的“生态+”。

  从“管百姓”到“百姓管”,打造颜值在线“美丽+”

  “不光别人看着舒服,自己也觉得心情舒畅。”67岁的冒根林家住丁堰镇夏圩村。他家的庭院整洁宽敞,总能引起过往村民的驻足。

  “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把场地扫一遍,把乱七八糟的废旧品扔掉,因为我家就在村服务中心对面,经常有人来看,”冒根林说,“之前也没这么整洁,主要是想每次庭院评比都能上红榜,不想上黑榜。”

  冒根林口中的“红黑榜”,是今年夏圩村新推出的环境整治措施,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警示,宣传表彰先进,鞭策督促后进,激发百姓自主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进入红榜的有物质奖励,进入黑榜的分别在村民代表大会和‘知晓夏圩’微信公众号上通报。”丁堰镇夏圩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倪建平介绍。

  白蒲镇邓杨村的“红黑榜”也初见成效,15组组长倪汉平“三移草堆”的故事也影响了不少人。

  因为母亲有用秸秆烧锅的习惯,倪汉平家的草堆就堆放在屋前。自从村里制定新规,将草堆堆放列入美丽庭院考核项目后,倪汉平说服母亲将草堆移到了屋后河边。

  “后来评比小组一看,发现草堆堆放位置离河岸少于两米,不符合评判细则,我们又把草堆移到了附房旁边,后面有竹子,上面有化粪池的棚,正好隐在里面。前段时间,村里进行河道整治,河边竹子被去掉一部分,草堆又显现出来挺扎眼。我们立即腾出附房移进了草堆,前后共移了三次,”倪汉平的妻子朱晓凤说,“老公是小组长,自家拿不到整洁户的话,还有什么说服力?”

  倪汉平家的做法还引起了“连锁反应”。朱晓凤说:“东边一家将三个草堆并成了一个,西边一家本来在河边有一个草堆,干脆拖走不要了,现在我们这里河边上的草堆几乎都看不见了”。

  从精准考评“管百姓”,到自觉主动“百姓管”,在如皋,一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全民行动”正火热展开。如皋市政协主席张元健说,如皋从全面推广农村河道管护模式入手,深化拓展“自己的河道自己管护”协商议事成果。今年初,如皋市委点题政协调研督查,推动协商议事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延伸,充分发动并依靠广大人民群众,逐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由水下到岸上、由河道到庭院、由政府推进到社会支持的转变,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打造颜值在线“美丽+”。

  从“筑好巢”到“引金凤”,实现村美业旺“富民+”

  脚下是沥青铺就的路面,身侧是垂落摇曳的杨柳,徐徐清风扑面而来,给如皋城北街道平园池村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一湾清水,兴村富民,是平园池村近年来发展的真实写照。在平园池村,凡涉及河道管护、绿化补植、庭院整理等民生热点问题,都要面对面同百姓同商共议,不仅点亮了当地的生态发展之路,更让“有事好商量”成为村美、业旺、民富的“金钥匙”。

  平园池村党总支书记刘炜建说:“有事好商量,商量办好事。我们与百姓形成共识,如果村里环境不好、配套不到位,哪个企业愿意来啊?比如,在别的村,土地租金只有每亩800-1000元,但在我们村,荷花园、玫瑰园、菌菇厂争相落户,土地租金至少在每亩1100元以上。”

  刘炜建说,有了环境,发展就有了底气,落户企业还按要求打造免费休闲观光区,让环境带动产业,让产业带动旅游,“像荷花池是按照乡村旅游要求种的观赏荷花,承包户的收益主要靠在下面套养鱼鳖,从而形成经济效益。”

  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好商量”带来“好幸福”。在绿意盎然的环村道路边,正在散步的村民章德富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他说:“过去平园池村有一个顺口溜,‘雁过不留脚,人过不回头,领导怕来村,百姓皆怨声’。通过这几年的努力,现在成了‘雁过常落脚,人过观赏花,领导常来村,百姓皆笑声’。”

  刘炜建说,未来,平园池村将继续立足乡村旅游发展,充分用好“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汇聚百姓智慧,做强莲藕特色主体产业,拓展果蔬、花卉盆景、水产品等种养殖业,深度挖掘民俗风情文化,不断强链、补链、延链,把“人气”变成“财气”,把“风景”变成“钱景”。

  千百年来,如皋儿女深耕东皋沃壤,成就了物阜民丰鱼米之乡。上个世纪的治沙改土大会战,更是进一步造就出雉水大地一马平川、水丰土沃的高产良田,让如皋迈入农业强市行列。如皋市委书记何益军说:“在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进程中,我们有条件继续走在全省前列,也有责任再次高举治沙精神旗帜,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为抓手,紧紧依靠并带领广大百姓逐梦乡村‘绿富美’,下活振兴‘一盘棋’,奋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如皋样板’。”(邱麦 刘霞 朱波娜)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271128654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