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侍庄街道吴王村:“丑小鸭”变身乡村振兴“白天鹅”

2022年05月10日 11:35:32 来源: 连云港市灌云县侍庄街道

  连云港市灌云县侍庄街道吴王村以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为载体,重点从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科技农业、公共服务等方面入手,有效整合城乡要素资源,打造县域乡村振兴示范点。

  经过艰苦奋斗,吴王村村容村貌、群众收入、乡风文明水平都有了显著改善,一个“科技农业融入自然、现代农业融入乡村、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新吴王展现在人们面前。“吴王村的自然之美中巧妙植入了独有的历史和人文之美,令人耳目一新,是一个具备农旅开发潜质的好地方。”南京农业大学一位前来吴王村考察的专家这样说。吴王村,开始逐渐走入城里人的视野。

  村子美了:“垃圾村”变成少先队活动“打卡地”

  走进吴王村,一群来自县城的少先队员们正在这里举行“体验乡村振兴新面貌,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活动。吴王村是全县少先队员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也是全县乡村振兴示范园,不管是从村容村貌、自然环境还是农业产业,都很有特色,也很有代表性。“孩子们到这里来,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会自然而然地对乡村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亲近感,一种爱家乡、爱农村、爱农民的朴素情感会植根在童心里,成为他们长大后立志献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动力源泉。”带队的吴老师高兴地说。

  吴王村的“蝶变”就发生在最近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过去当地村民十家有九家收购废品,村民自嘲为“垃圾村”,村内环境污染严重,连田里的渠水都是又黑又臭。为彻底改变这种环境面貌,侍庄街道因村施策,一手抓清理,主要清理道路两侧毁绿种植、河道的扒坡种植、沟渠内污水杂草;一手抓建设,建好村庄的主干道和支路、农户“三园”,因势利导打造小景观、小节点,全面完成村庄风貌改造和必要的“绿化、美化、亮化”,累计疏通治理沟渠河道9600米,拆除旱厕和畜禽圈舍8100平方米,房屋外墙面美化近20万平方米,新植树木1万余棵,吴王村的人居环境终于“旧貌变新颜”。

  村民富了:特色产业拓宽村民就业路

  人居环境好转以后,如何让吴王村这样的经济基础薄弱村实现村兴民富?要想真正富起来,必须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逐步构建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高效节约的土地利用新格局。吴王村充分发挥党支部“定盘星”的作用,借力土地资源优势,引导村民实行土地流转,由党支部领办并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探索“党支部+合作社”路子,合作社共入股土地近1500亩,以农旅融合打造“发展名片”。他们瞄准沂河淌沿线人流量多的消费市场,建设集综合服务、果蔬采摘、休闲民宿、烧烤体验、少先队员主题教育、网红打卡为一体的乡村振兴产业园,将基础设施、科技农业、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等城乡要素资源充分整合,实现科技农业融入自然、现代农业融入乡村,为富民兴村培育新的增长点。项目运转后,辐射周边3个村、带动周边500余名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有效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村民增收致富,吴王村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预计超过100万元。

  人心顺了:文明新风润心田

  过去,吴王村像许多农村一样,沟渠边、河滩上、大路旁,甚至就在村民的自留地上,毫无规划地散布着一座座隆起的土坟。这些散葬乱埋的土墓不仅占据了有限的土地资源,也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绕不过去的“坎儿”。为了彻底解决这个普遍性难题,2019年,侍庄街道决定在吴王村建设公墓,经过两年建设,公墓正式投入使用,吴王村与其他15个村一样,所有散坟全部搬迁到公墓或者就地平整。与此同时,吴王村的文明村创建工作也取得了实际成效,村里成立了“我爱家园”志愿服务队,协助村“两委”开展环境整治义务宣传和“卫生户““最美庭院”等先进典型评选工作。订立了村规民约,成立小村理事会,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村民共识。村里的公共体育和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群众文明素养逐步提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挖掘农村传统道德资源,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讲新思想,让乡村“文化墙”说文明话,让“善行义举榜”“道德模范”“最美吴王人”当宣传员,多层次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一幅怡人的文明乡风“新画卷”在吴王村正徐徐展开。(李翔 陈路)

[编辑: 汤静怡 ]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12112863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