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要闻 融媒产品 图片 访谈 直播 信息动态 推广
新华网 > > 正文

以奋斗之我,圆梦青春中国

2022年05月06日 16:15:13 来源: 新华日报

  原标题:恢复高考45年来,我国已培养逾亿名高素质专门人才

  以奋斗之我圆梦青春中国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宣布中断11年的高考制度正式恢复。10月2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发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无数年轻人为此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他们在田间地头、在工厂车间重拾书本,点燃学习热情,重启奋斗的梦想,吹响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号角。

  那年冬天,570多万出身不同、年龄悬殊、身份迥异的考生涌进高考考场,其中不少是师生、夫妻、兄弟姐妹携手同考。虽是寒冬,但考场上却焕发着蓬勃生机。

  从那时起,40多年来,一批批学子通过高考迈进高等学府的大门。我国现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逾亿名高素质专门人才。一批又一批大学生毕业后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用奋斗与担当书写着人生华章。

  考上北京大学的她:

  被“皇冠上的明珠”专业录取,成为著名作家

著名作家黄蓓佳

  著名作家黄蓓佳是1977年那场冬季高考的亲历者,回忆起当年的情形,黄蓓佳至今难掩激动:“我从广播里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刚听到的时候都不太敢相信,但自己太迫切想读书想上学,且当真的来准备。”当时22岁的她在家乡江苏如皋的一个江心小岛农场里,插队劳动已经有四个年头了。得知高考恢复后,黄蓓佳白天在农场劳动挣工分,晚上就在用芦苇搭起来的房子里点着煤油灯复习迎考。她所在农场的一两百个知青,大部分都在如饥似渴地埋头学习,大家都不愿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

  当年的江苏高考分为初试和复试两轮,复试考了两天,文科考的是语文、数学、政治、史地四门课程,黄蓓佳还记得当时高考作文题目叫《苦战》,她选择了“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这个点,根据农场的生活,写了养猪场青年夜晚挑灯加班选配优良猪种的故事。这篇高考作文后来还发表在好几家报刊上,让她获得了生平第一笔稿费。

  那年腊月,黄蓓佳收到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封信——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当时,她激动得两手都在发抖,因为实在太意外,这是她梦寐以求却没把握而不敢填的学校和专业。当年大多数高考考生都报考了文科,北大中文系文学专业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是青年心中的太阳,难考程度可想而知。黄蓓佳后来才知道,北京大学等重点学校有优先录取权,因自己高考成绩特别优秀,才被北大破格录取,机缘巧合进了自己最向往的专业。

  1978年春,全国有27.3万多名考生同黄蓓佳一样,幸运地走进了大学校门,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

  翻开北大中文系文学专业1977级的第一张班级合影,那是一个瑞雪飘飞的初春早晨,未名湖畔,燕园踏雪,有人披着军大衣,有人扎着红围巾,一张张笑脸青春洋溢、意气风发。

  “班上同学年龄差别相当大,最大的三十好几,工作多年也有几个孩子了,最小的是应届毕业生,才十七八岁。其中工人、农民、老师等,各行各业都有。”黄蓓佳说,虽然大家年龄跨度大、行业地域背景都不同,但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拼命学习。“因为知道自己底子薄,而且知道这个机会得来太不容易,每一分钟都不愿意虚度。”晚上熄灯后,在校园路边、宿舍走廊和水房的昏暗灯光下,总有很多同学在埋头苦读,恨不得一天当两天用。

  当年,北大的老师们也是一样刚刚“归来”,很珍惜重返讲台的机会,教的人和学的人,心里都揣着一团火。“那时最寻常的便是名师授业。”黄蓓佳回忆道,超豪华名师阵容里有吴组缃、王瑶、季镇淮、林庚……

  “北大给我提供了一个平台,也拓宽了我的思路,让我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去从事我的职业。如果没有这四年的学习,我想我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黄蓓佳感慨万千。

  考上南京大学的他:

  毕业后也成了教授,带出百余名硕士博士

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原主任、南京大学教授宋林飞

  晨曦诵读、挑灯夜战,激情燃烧、求知若渴,不仅在北大,在全国各大高校都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除了学习就是学习,课余时间要么在教室,要么在图书馆。当时学校有两个凌晨四点就开门的教室,很多同学都去晨读,教室坐得满满当当。”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原主任、南京大学教授宋林飞是南京大学哲学系1977级的班长,回忆起当年读大学的日子他记忆犹新。因为恢复高考后学生增加,原有的教室不够用,学校又建起临时教室。名曰“北平房”的临时教室比较简陋,课桌就是水泥台子,条件虽艰苦,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丝毫不减。

  南京大学哲学系1977级有72名学生,对于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学生,老师们给予了极大的热情与期望,都抢着在一线给学生上课。学校给1977级配备了当时最强的教师阵容,哲学系主任是孙叔平,主持日常工作的是副主任胡福明老师,即1978年著名理论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要作者。

  “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是胡福明。他强调要解放思想,有创新精神,特别是他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一直铭记在心。另一位是孙伯鍨老师,他主张做学问不要赶时髦、不要浮躁,要求真务实,甘坐冷板凳。这对我的治学态度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老师们的家国情怀与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不怕困难、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立德立言的敬业精神,宋林飞学习并且践行着,他也将承自恩师们的学识和理念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在南大任教期间,他带出了百余名硕士、博士,其中50多人成为教授、副教授,分布在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重点高校,此外还有一批干部和企业家。

  在给学生的毕业留言里,他最常写的话是:“盼望你早日成功的消息!”看到学生们的成长,是宋林飞最大的快乐。

  一代代大学生:

  赓续奋斗,汇聚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1977年的高考考场

  1977级、1978级大学生毕业后填补了社会巨大的人才空缺,后来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更为中国社会的前进发挥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他们勤奋好学、顽强拼搏的精神也在不断延续,一代代青年人在赓续奋斗中创造着一个个“中国骄傲”。

  近年来,江苏各大高校中涌现出一大批勇担使命、敢于争先的优秀个人和集体,他们的奋斗足迹充分彰显了新时代江苏青年的责任和担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驭风排气系统纵向团支部刚刚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驭风”团队成员们突破空天动力中的非常规排气系统的关键技术,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在实验室连夜组装实验模型、赤膊上阵在游泳馆进行水下航行实验……一个个早起的清晨和难眠的夜晚,是我最难忘的时光。”“驭风”团队成员大四学生彭元表示,“我从‘驭风’团队老师们、师兄师姐们身上领悟了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务实和严谨。”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近日取得圆满成功,背后也有江苏青年学生的默默付出。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杨述焱是该校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宋爱国教授团队的一员,她参与了空间站航天员在轨操作力测量传感器与测量设备研制,和老师一起与航天员中心对接确定方案,和队友们一起完成仿真、样机制作、实验和迭代。在科研中,仿真实验跑崩、设备故障等问题层出不穷,但内心的执着和飞天的梦想激励她不断战胜困难。经过团队不懈努力,设备在轨运行效果良好,有力支撑了空间站航天员长期在轨典型姿态下操作力变化规律的研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的一代青年,要继续保持顽强拼搏、向阳而生的劲头,努力在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记者感言 >>>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青春的底色永远离不开“奋斗”两个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教诲我们的,“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

  45年前,高考制度的恢复开启了教育和科学事业的春天。如今,考卷早已不是决定个人前途命运的唯一凭证,更不是打开成长成才之门的唯一钥匙,但它依然寄托着莘莘学子不负青春的誓言,寄托着国家和民族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在曾经那般艰苦的岁月里,无数有志青年仍然胸怀坚定信念,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始终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在物质生活水平相对发达的今天,广大青年学子更应刻苦努力、勇挑重担,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当中,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为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留下最动人的回忆。(王 瑶)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371128625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