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江苏移动南通分公司(以下简称南通移动)在如东洋口港海域开通了海上风车机组5G站点,实现周边50km的海域5G信号覆盖,用5G网络全力支撑海洋市场蓬勃发展,在深度贯彻海洋强省战略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海上风机平台)
如何在海上架起通信“天网”,是摆在移动人面前的首要问题。南通如东移动技术业务支撑中心主任陈杨介绍道,“海上不同于陆地,我们没有办法打桩立塔。但是当我们看到海上的风力发电塔后,一个念头突然闪了进来——我们可以直接把5G基站搬到风力发电塔上。为此,我们和本地风电企业携手合作,为给广大渔民和海上作业企业带来高质量5G网络,加快海洋渔业发展,共同打造海上5G覆盖一张大网。”
(网络建设人员正在施工)
站点问题解决了,但是设备安装却不是那么容易。为此,南通如东移动5G网络建设突击队员吴维国勇挑重担,他带领青年突击队员们肩挑背扛超过500斤的基站设备,紧扣潮汐情况,出海建设5G网络,克服海上雨雪天气、颠簸晕船、风大浪急等困难,抢抓潮汐及天气的时间窗口,10小时内便在80米风机的高塔站顺利完成了5G基站安装和调试工作。
“站点选取这个位置,是为了最大范围覆盖远海。”吴维国介绍,此次5G基站设备是为80米高的风机专门“定制”:结合海上航道规划提前勘察设计,创新研发轻便的小型天线,并采用“80米+25米”的双平台建设。“基站建在80米高处可以实现远覆盖。”吴维国解释说,考虑到风机的承重和安装空间等因素,风机顶端80米处安装新型天线设备,同时,借助25米高的平台,安装传统5G天线设备实现周边10公里的厚覆盖,上下叠加形成互补,保障该区域5G信号稳定覆盖。
“虽然站在80米高的风机顶端,而且海风在我们身边呼啸着,心里还是有畏惧的,但是这不算什么”,满脸被晒黑的糙汉子吴维国一边擦汗一边说道,“我是一名青年员工,我必须带头冲锋在一线。”
移动施工人员表示,在平台上施工的难度不大,主要难点还是背后的技术创新上。南通移动如东分公司技术业务支撑中心主任陈杨介绍,由于风场的海缆长度达120公里,超过光模块的极限传输距离,南通移动首次创新运用海上SPN(承载)+OTN(光传送)网络技术,在海上搭建了一套波分系统,解决了信号回传距离受限的问题。
(在平台上部署5G网络设备)
在建设现场看到,施工人员在平台栏杆上将“抱杆”安装完毕后,一人登上栏杆、一人抱住设备,相互配合着将80斤重的传统天线固定在抱杆上。当天下午14时许,随着天线设备与RRU设备一个个成功连接,数字信号成功转换成模拟信号,5G信号成功实现区域覆盖。经现场调试和测试,该区域网络下载速率达到近400兆每秒。
当5G信号随着夕阳洒满黄海的时候,渔民老周也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南通移动带来的新春福利。“你看我的5G手机,信号满格啊。以前家里有个紧急的事,必须等我回家后才能处理。感谢南通移动,正是他们付出,我才能放心出海作业,随时随地都能联系家里人。”满脸笑意的老周接着说道,“你看我的手机订单,我船还没有靠港,船上的鱼早就被人预定了。时代不同了,卖鱼也不同了,谁能想到我也赶上了5G网络的新时髦。”
(海上网络测试优化)
茫茫大海上,一台台矗立的风机形成一道独特的海上风景线,而刚刚建成的5G基站正默默地散发着自己的“魅力”,为该海域企业生产作业、渔民安全等保驾护航。
南通移动将依托此次技术创新实践,大力推进中近海5G网络建设,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南通沿海地区的5G网络全覆盖,把网络技术服务的优势全面投入到沿海渔民及海上作业企业的支撑保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