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要闻 融媒产品 图片 访谈 直播 信息动态 推广

出“室”入“亭”说透彻 “干部事”变“大家事”

2022年04月19日 11:23:04 来源: 常州日报

  原标题:出“室”入“亭”说透彻 “干部事”变“大家事” ——崔桥村百姓说事亭小记

  4月15日,在横林镇崔桥村法治文化公园凉亭内,村党总支书记吴海峰摊开村庄规划图,和村民们商量起村活动中心改扩建这件事。

  “把公园这一侧的围墙敲掉,和旁边学校的操场连接,扩大活动范围。大家看怎么样?”吴海峰指着图上的点位问。

  “公园还是2005年建的,设施设备确实陈旧了,应该提档升级了。”村里退休的老会计吴建文说。

  “园子太小,不少人都沿着外面马路散步,一鼻子汽油味不说,还挺危险。改建要将健身步道扩大一点。”村民陶惠兴建议。

  “原先只有一块活动场地,我们跳广场舞、小年轻打篮球,只能轮流用,改造的时候要考虑进去哦!”村民张硕萍说。

  ……

  “议员”越来越多,凉亭里已座无虚席。晚来的村民倚着柱子,你一言我一语,很是热闹。

  “当面锣对面鼓,事情就能说得透。”一边的村调解主任吴键告诉记者,从前,村里的事大多是几个村干部商量着办;现在,村民一起出主意,大家的劲头很高。

  去年1月,吴海峰当选崔桥村党总支书记。上任不久他就发现:把村民请到村委会办公室提意见时,大家要么不吭声,要么就说“好”。但某项工作一旦启动,就会遇到或大或小的阻力,“有时候,明摆着是好事,也总有几个人反对和质疑。”

  村民们也觉得有些委屈。“办公室里说话太‘正式’,得‘字斟句酌’,说不过瘾。”“白天要上班,谁有闲工夫专程跑村里去说呀!”“万一村里走走形式,让大家举举手投投票,岂不是白费口舌!”

  一通“民调”后,吴海峰发现: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基层执行力跟着大打折扣,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表达诉求的渠道。去年3月,法治文化公园的凉亭挂上了新牌匾:百姓说事亭;两侧挂上对联“善谋事善成事形成于事,敢直言敢实言畅所欲言”。说事议事,出“室”入“亭”;一字之变,拉近距离。

  小小“说事亭”,议出和谐风。第四村民小组村民朱国明、朱保成反映,朱家村村道因重型车辆来往,路面破损严重,而且路面太窄,消防车都开不进来。一周内,村两委通过了村道改造方案;一个月后,村道改造完工,路面从原来的2.5米拓宽至7米。

  吴键也把调解工作从村委办公室搬到了亭子里。这位有着24年调解经验的“老娘舅”,有了“意外之喜”:“往年,全村需要调解的矛盾有七八十起,一年下来,少了一半。”

  说出一件、议好一件、落实一件。原本村民们看来是“干部的事”,渐渐变成了“大家的事”。去年以来,“百姓说事亭”议的20余件事,办结率达到100%。(李垚 诸丽琴 徐千翕)

  

[编辑: 孙馥涵 ]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12112857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