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大家加油,绝不退缩!”黄宇亮开会的时候嗓音有点哑,他努力提高分贝,一字一句都带着精神气。但是同事们都知道,20天以来,他平均每天睡不到3小时。
黄宇亮今年39岁,是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观音山派出所所长。2022年,是黄宇亮从警的第16个年头。疫情发生后,他带领全所人员,不分昼夜,与时间赛跑、同病毒较量,通宵达旦、争分夺秒,全力守护辖区内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统筹协调,警力安排最优解
观音山辖区范围较大,小区数量较多,新老城区交错排布,人口数量较大的情况下分布也较为密集。在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下,黄宇亮需要负责辖区内5个封控小区、10个封控点位、76个核酸采集点,12万余人的平安;400余民警、辅警和保安的统筹谋划、衣食住行。为安排部署所内工作,他白天强打精神穿梭于各疫情防控点位,全力对接18位社区书记,晚上即使困得不住点头,他也坚持将所内疫情信息以及警力部署整理成册。
3月中旬,通农物流中心初筛发现两例阳性人员。通农物流中心作为南通人民的“菜篮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黄宇亮第一时间集结警力,召开部署会,落实指令,明确分工,将每一项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4月6日,观音山街道被划定为管控区。为了更严密地织牢疫情防控网,黄宇亮一边实地踏勘,一边完善管控方案,抓实抓细。连日来,黄宇亮从力量部署到封控引导,从流调溯源再到严密查控,每一件工作,他都靠前指挥,从严落实。
雪中送炭,一心谱写爱民曲
4月2日13时,黄宇亮依旧还忙碌在核酸检测点上。正准备吃一口已经不那么热乎的盒饭,手机铃声又响起。电话里,社区工作人员焦急地说,家住雅学苑的葛大爷因病急需前往医院进行血液透析。
葛大爷已年近古稀,平时和老伴两人居住。因为肾功能衰竭,每周都要进行两次血液透析,之前都是儿子来接送就医。封控管理后,儿子不能前来,老人也不能出门,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社区。
了解情况后,黄宇亮第一时间联系老人,嘱咐老人拿好医保卡等重要就医资料,同时与鑫润泽血液透析中心做好对接沟通。10分钟后,穿戴着防护服的黄宇亮带领其他两名民警就出现在了老人家中,并闭环将老人送医。治疗完成后,黄宇亮又电话告知老人儿子,让他放心,并表示在后续的封闭管理时间里,老人的就医情况都可以由民警代为协助。
像这样的事,黄宇亮已记不清做了多少次。
身先士卒,勇毅前行显担当
作为派出所这个大家庭的“家长”,他带领着全体班子成员主动出击。他拒绝开车巡查,徒步或警用电瓶车都是他显眼的标志,微信“两万步”是他的标配。只因他坚信“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这句话。彻夜巡查,化解矛盾,消除隐患,无论是万籁俱寂的凌晨,还是红日当空的正午,辖区内必定有黄宇亮坚实的背影。
在黄宇亮的带动鼓舞下,该所40余名党员民警、辅警同样不甘落后,纷纷主动请缨上一线。4月3日,观音山派出所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成立,做到“靠前指挥在一线、排摸人员在一线、宣传发动在一线、综合管控在一线”,为辖区筑起了一道抵挡疫情传播蔓延的铜墙铁壁。
他总是让同事们抓紧一切时间休息,而他自己似乎也已经忘了,休息最少的人是他自己。趁着吃饭间隙,他视频联系了一下家人。年幼的孩子问他:“爸爸,你们晚上也不放假吗?”他说:“爸爸在忙一件重要的事,等忙完了,爸爸就可以回家了。”
“使命在肩,守土尽责”,这八个字就足够诠释黄宇亮的职责与担当。他以一种“舍小家成大我”的抉择,化身“逆行者”,在疫情防控战线上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平安。(浦清照 黄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