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自1998年起,南京农业大学与唐仲英基金会携手,加入唐爱大家庭或是受到基金会资助的南农师生们秉持公益理念、发挥专业所长、积极投身实践,在科技兴农的时代使命下,将特色学科嫁接特色产业、将服务与奉献的火种浸润心灵、播撒社会,探出了一条公益新路。
带农民致富!科研资助服务乡村振兴
“这儿的草坪竟然可以用来踩,也太有韧性了吧!老师,这么大的基地平日里怎么养护呀?”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唐仲英爱心社的同学们来到仲英草业科学中心参观,看到一望无垠的草坪基地,感受扑面而来的现代农业气息。
“看这些草坪拖拉机、大卷起草皮机、吸草机,都是一等一的先进设备!”杨志民指向一个个大型机械设备:“这些都是唐仲英基金会资助给我们的。”
2019年,南京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教授杨志民的仲英草业科学中心和农学院教授鲍永美的仲英作物种业创新中心通过项目成功申请获得了唐仲英基金会为期三年共计500万元的科研资助资金。
在句容草坪研究院350亩的科研试验示范基地里,5个板块和4个功能区里种植着结缕草、杂交狗牙根、海雀稗、假俭草等多个品种的草坪产品。大型平移式喷灌机组和三联滚刀剪草机等草坪养护机械在有条不紊地浇灌、剪草。
“2018年7月,南京农业大学和句容市后白镇共建了草坪研究院,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当地种植草种退化和品种单一的问题。”杨志民说。
针对品种单一和退化问题,南京农业大学科研团队指导草农进行了大面积的品种更新换代和产品提档升级,同时组织相关业务培训,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杨志民介绍,在唐仲英基金会资助下,句容草坪研究院目前还在对温室无土草坪立体化自动生产技术、林下种草复合经营模式、基质替代等进行深入研究。未来,“草莽”中的经济、生态价值,还要依赖这些“英雄”们更好地挖掘。截至目前,草坪研究院已组织现场示范指导15次,观摩培训草农累计2000人次。草坪研究所还针对后白草坪合作联社、西冯村花草木合作社等10余个林草经营主体进行专业指导,带动数百名草农增收致富,推动草坪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为公益赋能!成就满怀热忱的实践者
“我们助力满怀热忱的实践者,共同创建一个互助互爱的社会”,在2021年唐仲英德育奖学金南京地区交流会上,唐仲英基金会项目主管张小丽的主旨发言,道出了唐仲英基金会设计项目的愿景。
近年来,为了加快发展中国现代作物种业,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种子企业,推动种业发展,在唐仲英基金会的支持下,南京农业大学仲英作物种业创新中心发展成为了国内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产业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平台。
据中心负责人鲍永美介绍,中心通过开展水稻、大豆、油菜、玉米等作物种子发育调控、种子活力遗传改良、种子健康检测等方面的研究,积极探索优异种质资源挖掘与前沿性种业技术创新研究,承担了多次科研项目和国家基金立项。
近年来,中心还通过不断完善仲英种业人才基金和科研奖励体系,投资“人才”,鼓舞了大量从事种业学科教学科研工作的青年教师,投入公益事业。
“爱心传递不止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更重要的是希望的传递!”这是受资助教师、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赵晋铭的切实感受。作为仲英种业创新中心一分子,自2019年受资助以来,赵晋铭积极加入仲英基金公益团队,结合自身所学组织参与了“大豆与生活”“未来农业”等科普公益活动。。
据受资助教师、南农大农学院教授黄骥介绍,秉持基金会的公益宗旨,3年多来,他将研究创制的水稻新材料提供给国内多个单位使用,同时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中心每年都会举办面向社会的农作物种业科技培训班,8年来累计培训来自全国各地从事种业科技研发的科研院所、种业管理部门和种业企业3000多名学员。
“公益培训带来的作用是双向的,”鲍永美说,培训班邀请了包括院士在内的学术大咖作为主讲嘉宾,同时致力于为学员订制“感兴趣、用得上”的授课主题,这一方面帮助一线实践者们答疑解惑;另一方面,学员们带来的问题也让教授们的科学研究切中国家和社会所需。
鲍永美介绍,中心还多次联合仲英人才基金获得者、仲英种业奖学金获得者以及唐爱社的学生,共同开展策划具有三农特色的“走近种业”科普宣传、与种业企业合作共建等公益活动,通过种业界榜样人物的感人事迹,鼓舞青年人才、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构筑情怀担当,发挥了师生之间、育人与公益之间“1+1>2”的效果。
持百年校训!培养心有“大我”的卓越新农人
在唐仲英看来,教育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出品质高尚、知识渊博的人才。多年来,与国内高校结为合作伙伴共育英才,成就了基金会一以贯之的公益初心。
作为“唐爱社”一员的张栖,在顺利完成“西部计划”后,目前正积极面试中国扶贫基金会,张栖说,是4年多来唐爱社的理念浸润与实践参与,让他就业时有了明确的方向,要将公益的火种撒播到全社会。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张栖与伙伴们迅速成立了工作组,向广大唐爱社员发出筹款倡议,几天不到的时间,就募集到了3万元的善款和物资,第一时间发往湖北当地医院。
在唐爱社接过公益的火种、点燃社会公益之光的还有周祉祺。周祉祺现在是南农大麻江支教团的一名成员,贵州麻江是南京农业大学的定点帮扶县,如今已顺利脱贫摘帽,大山里的孩子们,希望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带着他们一起,感受教育的魅力。
周祉祺介绍,她的支教梦源于唐爱社,从大一开始,每年一次由社团组织的爱心“涟水行”活动让她收获了大量的“粉丝”,每逢假期,孩子们都会带着自己的成绩单或是美术作品来看姐姐,还有孩子因为受到了姐姐的影响,将高考的目标锁定在了南京农业大学。
周祉祺说,当意识到自己能够点燃孩子们梦想的那一刻,心中升腾起的就是唐爱社一直奉行的“大爱”与“大我”。
“唐仲英先生的公益理念与南京农业大学的育人定位是高度契合的,”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表示,120年来,南京农业大学致力于培养的,就是心有大我、三农情怀,能够引领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能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卓越新农人。
在未来的项目合作中,学校计划建成四大版块15门左右“仲英卓越新农人培育计划”的农业产业类课程体系,完善相应实训基地10余个。
南京农业大学教育基金会办公室主任张红生介绍,该计划将面向未来有志于投身三农领域、并且有一定行业经验的优秀学生,通过职业培训、创业扶持等方式让学生到企业、产业和市场一线练真经、求真学,以公益的初心,变“输血”为“造血”,通过人才激活涉农企业与涉农高校之间的交流,更好地服务社会、奉献三农。
回顾25年的携手相伴,从爱心社团的创立、心怀“大我”的公益实践、对于科研与人才的资助、学生项目与科研项目的结合,唐仲英基金会与南京农业大学,正在“服务社会、薪火相传”的使命召唤与“农之为大、为国为民”的情怀驱使中,将公益初心润泽南农师生心田,以有力的行动诠释了“诚朴勤仁”校训的时代内涵。(许天颖 余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