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景凝眸入神中(后记)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揭开了伟大历史的光辉篇章,就像一盏明灯冲破了漫漫长夜的黑暗,又如初升朝阳给沉睡的中国大地带来了希望的曙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谱写出中华民族开天辟地、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凝聚着万众一心、共创未来的磅礴力量。我们这一代人恰好经历了改革开放,跨入了新世纪,走进了新时代,踏上了新征程,深感无时无刻不是沐浴在党的阳光雨露之中,“党啊党啊,亲爱的党啊,你就像妈妈一样把我培养大,教育我爱祖国,鼓励我学文化”“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今年恰逢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能见证这一伟大的时刻,对于我们来说,是人生喜事、幸事和大事,非常激动!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敬献一份发自肺腑的礼物。从去年开始,我就着手收集整理这本散文集,精挑细选,字斟句酌,力求精益求精,努力尽善尽美!
这些散文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自己人生的点点足迹。在大学期间,我有次陪同高年级的师兄到南京杨公井新华书店去买书,我们看了一圈,待了很长时间,最后各自买了一本《现代散文集》。因为当年刚进校门不久,自己还比较懵懂,对文体类型缺乏了解,更不懂得如何欣赏。没想到,师兄拿到书以后,稍微翻了翻,就开始古今中外、滔滔不绝。他的知识面非常开阔,令人“耳”不暇接。从茅盾的《白杨礼赞》、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冰心的《小橘灯》,一直讲到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刘白羽的《长江三日》等,他高谈阔论,条分缕析,许多观点我从来都没听说过,但又觉得言之有理,那时我对他真的好崇拜,甚至把他作为自己的人生偶像。那天师兄谈兴很浓,我也听得认真。本来我们是要坐公交车的,等了一会儿没来,他说,我们就锻炼锻炼吧,干脆从杨公井直接步行回到学校。一路上确实有大把的时间,足够让他把散文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和前前后后讲个遍。事后我才知道,他不仅能说,还非常能写,许多报刊上都有他写的散文,情真意切,娓娓道来,沁人心脾,绵绵不绝。
毕业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位师兄。可能他也不会想到,至今我对他的话还记忆犹新。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就喜欢上了散文,对这方面的关注也比较多。后来经过大学课程的专业训练,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努力认识和把握散文的写作趣味和写作特点,也尝试着开始了自己的写作。我有回到镇江去游金山寺,在回来的路上,透过开阔的车窗,忽然看到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盛开了,一朵朵、一簇簇、一片片,精神抖擞,兴高采烈,在骀荡的春风里昂首怒放,好像信手描绘春意,倏地打开了油画一般的金色世界,娓娓道来。我深感美不胜收、心旷神怡,心头不禁涌起了一股冲动,觉得这就应该是散文的样子。我想把它写出来,但能不能写出这个样子,心中没底,当天晚上趁着热度未消,就开始舞文弄墨,写得豪情满怀,写得心潮澎湃,写得酣畅淋漓。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把稿件投了出去,接下来的心情,就是非常急切的期盼,望眼欲穿。“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日日思君不见君,“过尽千帆皆不是”,就好像泥牛入海一样,一直杳无音信。至此,我认识到投稿的节奏不仅在于结果的兑现,还包括漫长的等待过程。那时,我几乎隔天都要跑到北京西路邮局去看看新出的刊物有没有上架,一路上浓密斑驳的树影已经记住了我的身影,我也成了报刊柜台的常客,甚至跟那里的营业员也混得很熟了。但理想很丰腴,现实很骨感,一直没有等到自己期盼的结果。我并没有气馁,继续投稿,果真有一天,“终于等到你,还好没有放弃”!虽是一篇微不足道的短文,但足以让我兴奋不已,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关键是锁定了这种感觉,以为只要坚持不懈,印出的铅字就能随之而来——但事实并非如此,后来的故事也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精彩。
随着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各类散文的狂飙突进,许多作者都以精细而敏锐的观察力,去捕捉身边的激情和内蕴的生命,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穿透灵魂。他们好像并不刻意为文,却能无所不在,举凡社会现象、人生哲理、身边琐事、风花雪月、鸟虫宠物等,都会有感而发,遍布许多报刊的副刊版面。时常涵泳此类美文,自然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除了接收那些精神的见解和优美的境界外,还能够领略到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风。这段时间,自己边看边学,边学边思,边思边改,边改边写,把写作作为探索规律和修炼自我的过程。所谓“春赏百花冬观雪,醒也念卿,梦亦念卿”,写作终于成了自己多年矢志不移的一种业余爱好。记得当年《江苏工人报》开展了一次旅游征文大赛,我的散文《寒山寺的钟声》获得了二等奖,这样的结果对我来说是始料不及的,喜形于色也砥砺斗志,肯定意义超过了得奖的意义。
散文写作确实比较自由,能够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外而内,由实而虚,在情与景之间跌宕起伏,达到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思考的深邃性和情感的包蕴性常常会臻于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底蕴、发掘内在震撼的审美效果。我也努力透过心灵的眼睛,瞭望芸芸众生,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去努力凝聚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人生风景。我觉得,散文最重要的不是文体限制或风格类型,关键是要写出自己的独特境界。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散文要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出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觉,不能自我设限,更不能画地为牢,要善于将文字融入生活,去感受,去思辨,去体验,交给无微不至的思绪去探究,像浮萍随波逐流一样,边写边思地漂进自己的灵魂里。我的写作对象主要集中在身边人、身边事和身边情,许多亲人、友人、同学等都会走进我的视野,活跃在字里行间。他们是熟悉的陌生人,也是陌生的熟悉人。他们是我眼中的人物,是我记忆中的故事。他们的言谈举止时常都会出现在我写作的“显示屏”上,对他们确实比较了解,但也不可能惟妙惟肖、毫厘不差,只是竭力还原他们的本来面目,让他们充满灵动和生机。有时候,我会事先征求他们的意见,他们也会热心地给我提出意见,特别是对文中提到的人和事,有些要求隐去姓名,我尊重他们的意见;有些文章是事后得到了他们的认可,他们对有些“瑕疵”也表示理解,但这次结集我都改了出来。尊重别人的故事,首先要尊重别人。
这些散文基本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自己的亲身经历。有的希望通过见微知著感悟人生道理,有的希望通过平凡小事体察世俗风情,有的希望通过写景状物凸显见情见性,有的希望通过含蓄蕴藉探寻静水深流。很有意思的是,在写这些文章的时候,许多梦幻神奇的灵感常常来自于猝不及防,有时正襟危坐,反而显得神思迟滞,不听使唤,“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可以说,大部分灵感都是在情感不断升温后,于不经意间发现的,“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突然灵魂发威,灵感叩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超然于文字,了然于语句,悠然于段落,蔚然于篇章,如约而至,呼之而出!
我曾打趣地说过,在零散时间中写出来的文章就叫散文。如何能够把零散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写作方式的革命至关重要。当电脑刚刚停在始发站点的时候,我就迫不及待地抢票上车,希望成为第一批乘客。是的,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的可能,我们如果不能及时掌握它、运用它,就不能与时俱进,也会被时代所抛弃。在这一点上,我一直都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随着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我也在第一时间捣鼓着运用手机进行写作,主动把自己从许多限制中解放了出来,这样能够更多地利用地碎片化时间码字,哪怕在地铁和公交上也能争分夺秒。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些作者,是伴随着纸质媒体一路走到今天的,因此对透着油墨香味的报刊始终充满着好感,当然在新媒体如雨后春笋、大张旗鼓的今天,我们肯定也会顺势而为、当仁不让地建立自己的微博、博客或微信公众号等,绝不排斥新媒体,但我对报纸、杂志这些传统媒体还是割舍不下,依然死心塌地,有一股犟牛劲,念兹在兹,想兹重兹,哪怕是在新媒体上登载过的文章,也还渴望到传统媒体上刊发出来。这本书里收集的文稿有新媒体上的文章,更多的还是传统媒体上的作品。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写作是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在日常中伴着我的灵魂起舞。通过手机和电脑,在文字的世界里“浪迹天涯”,在想象的天地中一往情深。窗外落叶无声,屋内时光静好,常常会有一种动人心魄、引人入胜的意境。坚持写作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就是内在的心灵建构和外在的文字叠加。从改头换面到脱胎换骨,都显而易见。就某一年份来说,也许没有几篇文章,但是经过十年、二十年之后,呈现在我面前的就是厚厚的一大册。这是岁月的年轮、时光的倒影。我自己也深深地体会到,写作是自我的慰藉,也是爱的奉献,是把自己感受到的爱传达出来,让别人也能感受到这份爱。许多文章破茧成蝶需要时间的铺垫,文字的流动也会变成两岸的风景:有的穿越春夏秋冬,有的蕴含酸甜苦辣,有的寄寓悲欢离合,有的强化起承转合;有感悟的参透,有思想的火花,有理念的凝聚,也有情感的诉求。抚今追昔,我感觉当年的温度还在,毕竟是曾经的心跳和生命的印迹。
不知不觉中,写作的浓厚兴趣攫住了自己的审美时光。眼中所见,心中所想,情中所系,笔下所写,寂寞的浸润和夜晚的煎熬,也锻炼了与自己相处的能力。我没有放弃自己,也没有放过自己,更没有放下自己。孤独并不意味着空洞、单薄或无所事事,而是代表着内在的执着、追寻和无所不能。别人眼中的孤独也许就是自己想要的自由,享受自由就是要能够避开猛烈的喧闹,赢得灵感的沸腾。面对屏幕的驰骋,如果能够保持心灵的清澈,人生就会变得广阔而美丽,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生动的灵魂才能够悄悄地离开躯体,跑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所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就是对这种感觉的精准诠释。穿越大千世界,聚焦点点滴滴,最后还是呼唤出栩栩如生的文字形象,来积极参与生命的塑造和情感的探索。宁远在《远远的村庄》中说得好:“孤独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人在空白时间做的事,决定了这个人与其他人的根本不同。”这个不同对于我来说,就是通过文学的思维方式,走进自我,窥探自我,看到自己心中的天地,看到自己心中的山水,看到自己心中的人和事。每篇散文都是一片风景,都能够让自己达成感性直觉和理性顿悟的精神欢畅,最终能够升华到情性相通、生命交感、灵气往来的审美境界。
因此,散文形散,散文神聚,形散神聚就是散文的基本特质。散文写人写事只是表面上的林林总总,如果不经过提炼,还不属于情感的准确体验。《列子·黄帝》中说:“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这是“心”与“神”的相通相融,是凝形聚神的真谛。用之对散文的解释,就是说这些散文殊途同归的凝聚点都是情感,也只能是情感。情感是无所不包的感动,无所不在的触动,无时不有的驱动。每个瞬间都来之不易,难能可贵,怠慢不得,应该珍惜!因此,围绕着情感的种种特质,我将这部散文集,分为亲情、乡情、感情、心情、深情、事情、神情、动情、倾情、凝情、激情、闲情12个部分。希望能够通过贯穿始终的一条线索把各种散装的具体形态串联在一起,将自己热情观照的散文世界的许多细枝末节,都能够囊括其中。“与其更好不如不同。”岁月渐远,芳华已逝,当我翻开这一篇篇文章,在校读的过程中,有时依然会热泪盈眶,情不能已。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对于写作者来说,流泪点就是动情点。也许作者与文字之间最大的默契,不仅要懂得言外之意,更要善于经营言内之意,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将该留的留住,将该删的删去。我深感每篇文章都写有所值。
关于书名,我自己琢磨了很长时间,也和朋友们商量多次。书名是书稿的门面,应该是内容的凝炼和作者的青睐。这期间我也想过许多名字,逐步淘汰,权衡再三,最后确定为《此情此景》。我主要有三点的考虑:一是强调明白晓畅。习惯运用的常用语,没有神秘感,没有朦胧感,没有微言大义,一语破的,一目了然。此情此景就是生命的现场。它不是一堵墙,而是一扇窗。二是强调情景融洽。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些纷纷扰扰,起起伏伏,说白了就是“情”和“景”两个字。它们可以分别作为侧重的描写对象,但完全分开是不可能的,因为情与景是与生俱来的连体,不可分割,情是景中情,景是情中景,离开景来谈情,情便没有载体,离开情来讲景,景便没有灵魂,所有写情的都有景,所有写景的都有情,所能彰显的写作正道就是情景合一、情景一体。三是强调此时此刻。所有情景都是此情此景。只要能够写出来的情感故事,就意味着已经是过去式,但对于我来说,自己能够想到的或写出来的一切,肯定都是那些在人生中极为深刻的东西,烙在心中,力透纸背,它们寄存在某一个角落,无声无息,只要诉诸笔墨,永远都是正在进行时,就像发生在当下一样,总是那样历历在目、栩栩如生。
原本备一张照片用于勒口作介绍用的,后来美编将其直接放到封面上,并作精美编排。我曾请教他们为什么设计成现在这个样子,他们说用《此情此景》的作者正在看《此情此景》这本书,就是为了强调“此情此景”在此时此刻的主题。通过这种双层叠加,书名更能名副其实。他们如此用心用情的此情此景,也是我十分难忘的此情此景。
这本书稿能够顺利出版,要十分感谢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张志刚社长、徐蕾总编辑和李思思编辑。为了尽快出版好这本书,他们从策划构思到框架结构,再到篇目筛选,甚至是语言文字,都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他们对书稿严格把关、一丝不苟的精神令我感动,本书也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有时下班以后,发现书稿问题,责任编辑都会及时与我沟通,希望每篇文章、每个段落、每句话、每个词,都能经得起推敲,展示应有的品质。说实话,作为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能够在母校的出版社出版自己的散文集,我深感荣幸,非常亲切,非常感激,也非常有意义!同时,我也要特别真诚地感谢良师益友储福金先生,他在自己创作十分繁忙和特别紧张的情况下,慨然提笔,拨冗作序,写得真切,写得真挚,写得真诚,写得真实,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确实是行家风范、大家手笔!
风雨人生梦,万紫千红春。“片片绿叶泻心语”,落笔深情变微澜。悟随春风成过客,留待草木听雨声。没有惊艳的时光,没有温柔的岁月,却有情感的风景。这是我的风景,也期盼能够成为你的风景!(张永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