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要闻 融媒产品 图片 访谈 直播 信息动态 推广

“转角遇到美”里蕴含大民生

2021年12月28日 10:57:34 来源: 常州日报

  “转角遇到美”,既不是梦想,也不是诗和远方,而是正在变成美丽常州的现实图景。近年来,常州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散落、隐藏在小区的零碎地块,将这些“边角料”改造成“口袋公园”。这些“口袋公园”选址灵活、造型多变、功能各异,虽然袖珍却“五脏俱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城市公共绿地分布不均的不足,补齐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一块重要短板。

  一城之美,在于格局;一城之治,在于精细。“开门见景,推窗见绿”,这也是建设美丽江苏“常州样板”的应有之义。地处江南水乡的常州,拥有众多典雅精致的传统园林,近园、约园、意园、未园、红梅公园、东坡公园等园林之美早已深入人心。而“口袋公园”的修建则是本着“见缝插绿”、方便居民的原则,为百姓提供休闲小憩新选择。

  园林是“假山假水城中园”,今后的常州城将是“真山真水园中城”。据了解,为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大力推进“532”发展战略,市城管局按照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总目标,计划于明年新建、改建、扩建绿地1000亩以上,建设口袋公园20个以上,提升道路绿化20条以上,实施屋顶绿化或围墙绿化垂直绿化7处以上。越来越多的“口袋公园”,是常州市委、市政府给百姓的一份高分民生“答卷”。

  建设“口袋公园”,也给现代化城市治理带来不少启示。如果说过去的城市管理一度是“大拆建”,今天的城市治理则到了“精装修”阶段,细枝末节的“小事”相应就有很多。可往往越是从“小”处,越能看出是不是以人为本、是不是“温暖”、是不是“亲和”;越是从“小”处,越能体现城市的治理能力和水平,越能让人看出城市治理有没有问题意识、有没有运用创新思维。希望“口袋公园”的后续规划、建设、管理能越做越好,让常州的“口袋公园”与传统园林一道相映生辉,共同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

  要进一步遵循生理需求原则。在城市化高度发展的现今,人们对城市环境较高层次的生理需求表现为,人对自然发自内心的怀恋和渴求在现代化的建筑丛林中得不到满足。近年着力打造“公园城市”的成都,在市政景观建设理念上充分贯彻了生理需求原则,我们甚至能从其景观设计中体会出一种补偿感。这种补偿感,体现在其高架路中间隔离带的绿化景观设计,体现在其施工隔离墙上所做的微型垂直绿化,体现在围绕商务中心区域的小型公共花园等细节上。

  要进一步遵循安全需求及适老化原则。新时代的安全需求在环境心理方面表现为人们对家园的归属感,直接影响到人们在该城市中是否感到安心、便利,尤其要针对老龄化这一趋势,特别注意在细节设计中做到“适老化”。比如:在“口袋公园”道路及桥梁设计中尽量减少阶梯以及陡坡,地面高差变化处需要扶手及明显的标识,广场地面铺装尽量使用防滑材料,地下通道、公共交通、卫生间等场所无障碍设施不断完善。

  要进一步遵循社交需求原则。通信技术的高度发达似乎让景观建筑的社交功能有所弱化。然而这并非好的趋势。“口袋公园”应当思考如何吸引各类人群在户外满足其社交需求。比如成都麓湖生态城云朵公园,在其中一块圆形小广场,人们一起踩周围一圈的自行车设施时,小广场上会出现喷泉,其水流沿一旁坡道上弯曲的渠道蜿蜒而下,提升了整片区域的社会活力。公园内,各种互动让孩童和家长都意兴盎然,不同家庭之间也有许多交流、合作。

  要进一步遵循尊重需求原则。尊重需求原则在“口袋公园”设计中的解读,是该环境是否足够包容,是否足够尊重特定人群,例如母婴、老年人、残障人士等。除此之外,尊重需求原则还体现在,该环境是否充分考虑到为人们在该区域内进行各种活动提供方便。成都兴隆湖湿地公园设有游步道和跑步道两条通道,充分考虑不同需求人群的活动场景,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判和解决,同时还为人们的游览方式进行了自然引导,提供多种选择。

  城市之美,在于细节。人们对一座城市的向往,既体现在高楼林立、灯火璀璨的繁华景象里,也蕴含在日常生活的一枝一叶、一茶一饭中。一张舒适的木椅、一条便利的步道、一座小而美的“口袋公园”,正是从这些带来“小确幸”的细节中,人们触摸着城市的温情与气质、品位与格调。善于从“人”出发、从“细”着眼、从“小”入手,我们的城市才更有温情、生活才更加美好。(杨玥)

  

[编辑: 沙芳如 ]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13112820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