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要闻 融媒产品 图片 访谈 直播 信息动态 推广
新华网 > > 正文

韩立明:南京要当好全省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2021年12月20日 08:16:02 来源: 新华日报

  原标题: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接受省主要媒体专访

  南京:当好全省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编者按 为更好地把全省上下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近日省委宣传部在全省组织开展“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全媒体新闻行动,充分反映各设区市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的新思路新举措。本报今起开辟专栏,推出各设区市市委书记专访和整版深度报道,聚焦各地如何开拓创新、接续奋斗,迅速有力贯彻落实省党代会工作部署,展示各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新气象、新作为,敬请关注。

  日前,“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全媒体新闻行动首站来到南京。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接受省主要媒体采访。

  韩立明说,南京将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扛起“三大光荣使命”,在江苏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标志性窗口”的奋斗图景中,立志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奋力当好“五个排头兵”,努力把“强富美高”现代化建设的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

  聚焦“三个关键词”,提升综合首位度

  记者: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三大光荣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奋进新征程,南京如何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

  韩立明: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南京将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按照省委部署,聚焦“三个关键词”积极作为。一是典范城市。在江苏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标志性窗口”的奋斗图景中,南京立志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建设典范城市,实现路径是“聚创新之能、乘开放之势、走共富之路”。

  二是省会担当。把“两个大局”作为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认真审视国家战略对南京的定位、省委赋予南京的责任,努力打造承东启西的双向开放门户、“一中心一基地”核心承载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加快提升综合首位度,增强辐射带动力,为全省发展大局挑更重的担子。

  三是勇毅前行。面对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的外部环境,着力跨越经济增长动力、科技创新质效、产业转型升级、市域空间治理、绿色低碳发展等“五道门槛”,以真抓实干的奋斗姿态,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努力把“强富美高”现代化建设的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

  记者:南京锚定“典范城市”的奋斗目标令人向往。大家十分关心南京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在新一轮的区域竞合与城市竞争中,南京如何提升城市综合首位度?

  韩立明:南京建设典范城市有一个完整的架构和内在脉络。第一步是要为全省全国现代化建设作出先行示范,第二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样板,第三步是在我们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时,南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

  今后五年,是南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的起步阶段,要全面完成“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人均GDP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区域创新高地,为全省全国现代化建设作出先行示范。展望2035年,经济实力、创新实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20年翻一番,建成创新活力与人文魅力交融、古都风韵与时代风尚辉映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样板。再经过15年的努力,在我们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时,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创新实力迈入全球城市前列,成为展示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典范城市。

  对城市首位度,要有客观认识。单纯从经济总量来看,整个扬子江城市群发展较为均衡,江苏的发展也是多极带动。我们提出,提升城市首位度,是一个综合和系统的概念,要防止单兵突进、畸轻畸重。今后一个时期,南京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五个方面,全面评估,系统发力,着力强优势、补短板,持续提升体现新发展理念内涵的城市综合首位度。

  全力开动创新引擎,当好全省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记者:这次省党代会提出了“六个显著提升”“九个方面重点工作”,围绕这些目标,南京作了怎样的谋划?

  韩立明:省党代会报告对开创江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作出系统部署,抓住了方向性、关键性问题,多处直接提到南京。我们制定了分解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的“南京方案”,总的考虑就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全省现代化建设中当好排头兵。

  一是提升创新首位度,当好科技自立自强、产业基础再造的排头兵;二是提升开放联接度,当好内外循环互动、集聚全球要素的排头兵;三是提升协调均衡度,当好区域一体联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排头兵;四是提升绿色标识度,当好生态环境提质、绿色低碳发展的排头兵;五是提升共享感受度,当好保障改善民生、推进共同富裕的排头兵。

  记者:当好“五大排头兵”,居首的就是提升创新首位度。南京如何发力,让南京的城市优势落到实处,变为发展胜势?

  韩立明:近年来,南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发挥科教优势,推动创新竞争力大幅提升。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1榜单中,南京跻身全球第8,比5年前提升11位。在国内,南京列国家创新型城市第4位,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有3.52万人,居全国第二。从全省贡献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技术合同成交额等5个主要指标位居全省第一。

  下一步,南京将全力开动创新引擎,聚焦国家战略、聚焦实体经济、聚焦企业主体、聚焦体制机制抓创新,加快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以紫金山实验室、麒麟科技城和江北新区为重点,建设面向前沿的国家实验室基地,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布局一批国家级科创平台,争创3—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完善“巷港湾园”创新载体,形成大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坚持人才需求导向,深入实施新一轮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在科技项目管理、职务科技成果确权、专利权人开放许可等方面先行先试,全面激发创新活力和成果转化动力。

  把群众小事当成党委政府的大事来抓

  记者:走向“强富美高”的新江苏将成为全体江苏人民的幸福家园,南京市党代会也强调,要倾力创造更高品质生活,塑造共同富裕的民生幸福标杆,您如何看待这种无形的城市影响力?

  韩立明:城市发展的落脚点在于人民满意,并不仅仅是简单关注城市排名第几。当然,在大家共同认可的综合性评价中,南京必须力争上游、走在前列。我们强调的是,要把目光更多放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感受度上,更大力气去解决发展短板和民生弱项。市民的认同、自豪和热爱,是城市发展的最大动力。

  近年来,我们聚焦市民的“急难愁盼”做了一些工作。过去5年,全市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8万个、医疗床位1.6万张,养老床位总数达6.6万张,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受益群众达50多万户;PM2.5平均浓度累计下降48%,全市域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要实现公共服务更高水平的普惠供给,南京还有努力空间,比如,“一老一小”保障、公共服务资源布局还不够均衡……这些都是无法绕开的民生痛点,也是我们下一步的发力点。

  我在与同事们交流时经常说,我们不能只做能做的事情,更要努力做该做的事情。只做能做的事情,是“短视”的;做该做的事情,就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和担当。我们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党委、政府的大事去抓,加快推动优质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满足广大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记者: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您心目中的南京,会是什么模样?

  韩立明:前不久,我在今年市党代会报告中描述了南京的城市梦想,那就是“人人都拥有幸福美好的生活、梦想成真的机会、情感归属的认同,让南京成为一座居者安、近者悦、远者来的典范之城”。这需要每一位新老南京人共同参与、共同奋斗。

  南京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城市,刚刚举行的国家公祭,让我们再一次向历史深处回眸,也再一次掂量肩头沉甸甸的担子。我们将躬身践行“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不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杭春燕 颜芳 仇惠栋)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121128179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