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要闻 融媒产品 图片 访谈 直播 信息动态 推广
新华网 > > 正文

因水而生 因水而兴 长江南京段为绿色转型交通“铺路”

2021年11月22日 10:02:42 来源: 新华日报

  原标题:放大多式联运优势

  长江南京段:绿色转型交通“铺路”

  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南京这座城烙着深深的长江印记。全长97公里,自然岸线总长298公里,规划港口货运岸线62.5公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近年来,南京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长江南京段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生态与经济齐飞。南京立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交通运输为突破口,铁腕治污,建设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打造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为经济发展亮起“绿灯”,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黄金水道加速释放新效能,焕发新风采。

  生态优先,烧油船用上清洁电

  最近,龙潭集装箱码头一派热火朝天景象,由电力驱动的龙门吊正在吊装集装箱,岸边的10个泊位全部安装了岸电装置,这是南京首个五星级绿色生态港口。场桥“油改电”、场桥能量回馈、场桥自动过道及滑触线改造、LNG(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建设……一系列绿色节能项目在此落地。一般船舶每小时需要烧油20升左右,而使用岸电则需要20千瓦时左右,大大降低了燃油产生的废气等排放。像这样的星级绿色生态港口,目前南京共有7个,数量居全省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市交通执法部门已在全省率先实施执法艇和货船“油改电”。南京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承江介绍,南京推动全港岸电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累计建成152套岸电设施,现已覆盖所有普货码头。今年1-10月,岸电用电量为270万余千瓦时,为去年同期的8.5倍。

  打好交通污染治理攻坚战,南京实现联单监管系统使用全覆盖,推动船舶水污染物从产生、接收、转移到处置的全链条、闭环管理。同时,督促港口企业规范配备各类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400余套,实现船舶垃圾、船舶生活污水等接收设施“应建尽建”目标。长江洗舱站也稳定运行。

  江面上,船舶污染治理深入推进,港口岸电使用持续推广,港口排“污”量越来越少。江岸上,生产性港区、码头,转变为融入城市的生活拼图,居民幸福指数也不断提升。

  过去的浦口港区主营杂货和煤炭业务。为还江于民、与江共生,南京推进浦口港区在内的原长江二桥、三桥之间干流老港区货运码头逐渐搬迁转移,让路于南京滨江风光带的建设打造。

  11月11日,南京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的参会代表们,来到位于江边的浦口火车站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不由赞叹“看到了最美的岸线、最近的未来”。

  “今年看到了好几次江豚,不容易啊。”捕了数十年鱼的杨金龙深有感触。如今,他撤下渔网,加入了南京长江江豚保护队,昔日“捕鱼人”成了“护豚员”。在他们身后,公安、渔政、交通等部门正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共同做好长江流域禁捕工作。

  多式联运,老码头产生新效益

  做生态文章,南京下了狠功夫。近年来,按照长江大保护要求,南京依法清理取缔沿江非法码头27处,退让长江岸线资源3.5公里,生态复绿95万平方米。

  做经济文章,南京换了新思路。港区、码头清移,落下的货运和经济空位如何补缺?老码头玩出新花样。

  南京疏港公路快速路建成通车后,往来不绝的货运卡车牵引着龙潭新城的企业和码头进行亲密“交流”。今年,南京港龙潭港区铁路专用线工程建成,真正实现了铁路与水路的无缝对接。快速化的港区“外路”打通梗阻,作为国家第一批港口型(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龙潭物流枢纽的公水联运、铁水联运的优势将不断放大。依托国际国内集装箱水路航线网络,以及对接中西部铁路通道,连接中欧、中亚班列,朝着构建东西双向、海陆统筹的对外开放格局迈进。

  不仅是龙潭,南京还完成西坝港区疏港铁路扩能改造,依托长江深水航道建有龙潭、西坝、新生圩三大公铁水联运枢纽,奠定了长江沿线最大公铁水联运枢纽港地位。依托集疏港铁路、疏港公路等多式联运设施,拓展多式联运服务功能,提升货运枢纽集约化发展水平和航运物流竞争力。禄口机场周边临空产业及物流园区项目持续完善,打造全国区域型航空货物和快件集散中心、跨境电商交易中心以及陆空、公铁联运中心。

  对内提档升级,向外拓展延伸。自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通过交工验收,开始试运行至今已3年。从南京至长江口431公里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5万吨级海轮可直达南京。作为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的“终点站”,今年1到10月,南京港新生圩分公司营业收入达到了3.8亿元,同比增长16.9%。航道运行效能大幅提升,附加值让人振奋。

  “十四五”期间,南京将加快公铁水联运体系建设,力争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真正让黄金水道溢出黄金效益。

  区域融合,小联动牵起大发展

  南京是江苏拥有长江岸线最长、唯一跨江发展的特大型城市。

  隔山不算远,隔水不为近。过去住在江北的居民到市区,都说“上南京”,一条大江隔出了疏离感。而现在,来江南逛逛新街口,到江北体验乡村民宿,成为新生活方式。南京加快推进过江通道建设,五年建设数量为前十年之和。

  着眼江南与江北、主城与新城无缝衔接,南京将加密过江通道布局,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快速路网体系,实现区域快联快通,建成更高水平的“畅达都市”。“十四五”期间,将建成和燕路、建宁西路、仙新路等过江通道,开工宁仪扬城际、上元门、锦文路等过江通道。到2025年,已建和在建过江通道18处21条,基本满足跨江城镇组团发展需求。

  站在更高处看。今年2月,《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函复同意,成为首个由国家层面批准的都市圈规划。根据《规划》,南京都市圈将打造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资源配置中心。建设都市圈,第一步便是交通。

  今年初,在南京公布的今年重点城建项目中,便包括宁扬、宁马和宁滁3条南京都市圈城轨。上个月,宁句城际(南京S6号线)已开始试跑,有望年内投运。以“轨道上的南京都市圈”建设为突破口,南京将打造互联互通、通勤便捷的都市圈轨道交通体系,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多网融合”,推进南京都市圈“东进”“西融”。到2025年,轨道交通新增线路里程180公里,运营里程达到570公里以上(含有轨电车),其中,都市圈城际运营里程约230公里,形成1小时畅行都市圈。

  因水而盛。立足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南京,将更好推动区域融合发展,做强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江海联运的海港枢纽,提升5万吨级深水泊位占比,到2025年,沿江码头货物通过能力达2.55亿吨。重点推进近洋航线新突破,力争将南京港作为近洋航线及内贸干线始发港,拓展南京特色汽车滚装运输,争取汽车整车进出口口岸。(胡明峰)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12112808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