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沿湖村曾经是个穷到出名的“渔花子村”。渔民们向邵伯湖讨生活,风里来雨里去,生活没有保障。“呆男不娶渔家女,傻女不嫁渔家汉”,虽然这只是一句顺口溜,却反映了旧时沿湖人的苦与穷。
“既然离不开‘渔’字和‘水’字,我们就把这篇水文章做好。”沿湖村支部书记刘德宝是土生土长的沿湖人,他要带着乡亲们趟出一条致富路,真正让渔民活得有尊严。
没有土地,沿湖村就开展“填塘整地”工程,凭着一股子韧劲,硬是填整出600亩土地,拿出其中的200多亩地提供给渔民上岸定居。缺少与外界联通的平整道路,沿湖村争取上级政府支持,打通了一条长约1.5公里,可以连接省道的公路。
沿湖大道的修通给沿湖村发展打开了一扇“大门”。
随着沿湖大道顺利贯通,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沿湖村的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刘德宝把目光瞄准沿湖村“生态资源+渔文化”特色,凭借水产品资源优势,大力推广“渔文化”特色乡村旅游。一家家“渔家乐”特色民宿落地开花,“渔文化博览馆”“渔家学堂”“渔家书房”相继建成,看鱼鹰捕鱼、赏荷采莲,越来越美的沿湖村成为游客体验“慢生活”的不二选择。
“我们不光卖湖鲜,还‘卖’体验。”小马哥渔家乐负责人马明斌说。2006年,他辞去在市区的稳定工作,回到沿湖村创业。“我们家一年收入有一百多万元,日子过得一点儿也不比城里差。”马明斌说。
作为村里的“渔三代”,黄成娟一谈起创立的“俏渔娘”品牌,话匣子就收不住。“2019年,我和小姐妹们创办了‘俏渔娘’文旅公司,一起抱团发展,利用渔村独特的原生态资源和渔文化资源,开发了‘荷’系列的文创纪念品。我们还通过网络平台售卖沿湖当地的‘渔家三宝’。”
越来越多的沿湖村村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他们通过网络,积极传播“渔文化”,沿湖村的特色旅游名片也越来越亮。做足“水文章”,深挖“渔文化”,沿湖村在建设美丽乡村道路上唱响了一曲新时代渔歌。
文案:崔雯雯
拍摄:邱麦 徐瑞
剪辑: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