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扬州市邗江区公道、杨寿、方巷三镇交界处的北湖湿地公园,是江淮生态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走进已建设好的北湖湿地公园,各种植物和古建筑相映成趣,自然之美和文化之韵完美结合,让人充分感受到优美的湿地风光。据悉,北湖湿地公园不日将对外开放,成为扬州又一旅游打卡新地标。
北湖湿地公园位处扬州市北郊,公园内划分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以及管理服务区。基于自然生态修复与人文景观重建、保护与利用并重的基本原则,湿地公园参考了清代大儒焦循的《北湖小志》,以“扬州乡下、人文北湖”为形象定位,打造了“三十二西湖”“柳湖”“荒湖”三大版块16个景观区,建成总面积约399公顷。
北湖原为过水型浅水湖泊,其水系多来自西侧诸山,通过地表径流汇集成河,汇入公道河后最终汇入下游的邵伯湖、高邮湖等大型湖泊。2016年,扬州市邗江区以恢复与保护北湖湿地、传承与弘扬北湖文化为基本定位,启动了湿地公园的规划与建设。
相关负责人介绍,启动湿地公园建设后,邗江区政府已陆续投入近10亿元用于湿地保护修复及工程建设,实施退渔还湖、退耕还湿等工程,构建了外环河面源污染拦截前置库,并持续开展地形重塑、水禽栖息地重建、水生植被恢复等工程,形成“三十二西湖”、“柳湖”、“荒湖”三大生态版块,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据介绍,园区内“三十二西湖”为北湖湿地公园重要的生态及人文片区,既恢复了“烟波清远,水木明瑟”的自然湿地,又重建了“北湖文苑”“寻莲社”等人文景观,再现“十顷湖光碧,诗人寄此居”的北湖水乡风光。“柳湖”则是该湿地公园的宣教展示区,集中开展湿地生态旅游以及湿地科普的区域。在阐述湿地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展示高宝邵伯湖群丰富的湿地动植物资源。而“荒湖”则是北湖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所在地,以修复湿地和保护鸟类为主,也是湿地生态最重要的核心特征。
如今的北湖湿地公园,碧波荡漾、野趣盎然,每一处景点别具特色。漫步湖上,北湖魅力扑面而来,让人充分感受到优美的湿地风光。据悉,公园开放后还将加速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产业的布点,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王靖宇 蒋永庆 潘邦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