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不息,古法技艺也有了现代传承
新华网南京10月10日电(蔡逸秋)金陵刻经技艺的传承,一直沿用师带徒的形式。从2012年开始,刻经处多了两名新徒弟,学习古籍修复专业的王康和刘鼎一,两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目前已是秦淮区级传承人。
金陵刻经处四位刻经匠人。(资料图)
尽管师徒三代同堂,一共只有4个人,但在他们心中,刻经技艺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是古人的智慧,是雕版上“人的气息”,也是师徒之间互相关怀的真情实感。
现在的金陵刻经处,周末经常会有人来采访、参观和学习,这占用了邓清之很多休息时间,但她从中获得了不少满足和乐趣:“没想到学校里的学生对刻经很感兴趣。我们去过好几所高校,年轻人积极地提问,想把我们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跟现代元素结合起来。”有些学生采用金陵刻经的元素做毕业设计,邓清之特意去现场参观,还购买了毕设的展品以示支持。
2009年,随着金陵刻经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代表作名录,邓清之也多了一个身份——金陵刻经处第七代非遗传承人。在刻经人的共同努力下,这项“低调”的传统技艺正在走近人们的视野。
![]() |
![]() |